中国濒危鱼种

    [复制链接]
原生鱼楼主Lv.21 发表于 2009-4-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潮州

寄生鰻──日本七鰓鰻日本七鰓鰻

中国濒危鱼种

中国濒危鱼种
<br/>寄生鰻──日本七鰓鰻日本七鰓鰻(Lampetra japonica)屬圓口綱,七鰓鰻目,七鰓鰻科,七鰓鰻屬。俗稱:八目鰻,七星子。英文名:Arctic lamprey 。<br/><br/>  瀕危等級:易危。<br/><br/>  體呈圓柱形,尾部側扁。頭的兩側各在眼睛之後有一行7個分離的鰓孔,鰓孔與眼睛排成一直行共8個象眼睛的點,故通稱八目鰓。鼻孔單個,位於頭背面兩眼的中間;鼻孔後方有一個白色的皮斑,為感光皮。頭前腹面有陷入呈漏斗狀的吸盤,張開時呈圓形,周緣的皺皮上有許多細軟的乳狀突起。口在漏斗的底部,口的兩側有許多黃色角質齒,口內有肉質呈舌形的活塞,其上亦有角質齒。皮膚柔軟光滑,無鱗,側線不發達。無胸鰭和腹鰭。背鰭2個,其長約相等,後面的背鰭與尾鰭相連,鰭條軟而細密。生活時背呈青色帶綠,腹部灰白色略帶淡黃,尾鰭及後背鰭的邊緣黑色。<br/><br/>  七鰓鰻為典型的洄遊性魚類,部分時期在海中生活。秋季由海進入江河,在江河下游越冬,翌年5-6月,當水溫達15℃左右時溯至上游繁殖。七鰓鰻選擇水淺、流快、砂礫底的水域進行挖坑築巢產卵,雄魚以吸盤吸著雌魚頭部,同時排卵、授精。卵極小,每次產卵8-10萬粒,卵粘在巢中砂礫上。產卵後親魚全部死亡。卵孵化後不久即成為仔鰻。仔鰻營泥砂中生活,白天埋藏在泥砂下邊,夜晚出來攝食。此階段的仔魚與成魚很不相象,口吸盤不發達,呈三角形,稱為沙隱幼魚,過自由生活。七鰓鰻的壽命約為7年,幼魚在江河裏生活4年後,第5年變態下海,在海水中生活2年後又溯江進行產卵洄遊。<br/><br/>  七鰓鰻為肉食性魚類。既營獨立生活,又營寄生生活,經常用吸盤附在其他魚體上,用吸盤內和舌上的角質齒銼破魚體,吸食其血與肉,有時被吸食之魚最後只剩骨架。營獨立生活時,則以浮游動物為食。仔鰻期以腐植碎片和絲狀藻類為食。生殖時期的成魚停止攝食。<br/><br/>  七鰓鰻分佈於東北地區各江河。除本種個體較大之外,另有2種陸封性七鰓鰻,即東北七鰓鰻(L. morii , 英文名:Yalu River Lamprey)和溪七鰓鰻(L. reissneri ,英文名:Asiatic brook lamprey),但個體均較小,終生棲息於江河內,無洄遊習性,數量也很少,均處於易危狀況。<br/><br/>  七鰓鰻的成魚個體大者可達60釐米以上,重約0.25公斤左右,可供食用。它含脂量高,為名貴食用魚類。魚體還含莙荙鹼(befaine)、肌氨酸(creafine)等,此外,蛋白質、維生素A、D的含量都較高。七鰓鰻魚體可入藥。藥性味甘溫,有滋補強身的功效;多用以治療口眼歪斜、夜盲症、角膜乾燥等症。<br/><br/>  日本七鰓鰻的資源量相當少,處於易危狀態。致危原因主要是受水土流失的影響,產卵場和幼魚的生活環境遭到破壞,加上水質污染影響了生存環境。目前尚無有效的保護措施。
珠三角高校两江联盟:171555401
欢迎加入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原生鱼楼主Lv.21 发表于 2009-4-4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潮州

小臘子──達氏鱘

中国濒危鱼种

中国濒危鱼种
<br/>達氏鱘(Acipenser dabryanus)屬鱘形目,鱘科,鱘屬。俗稱:沙臘子、小臘子、鱘魚、鰉魚。英文名:River sturgeon , Dabry’s sturgeon 。<br/><br/>  瀕危等級:易危。中國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br/><br/>  IUCN(1996)CR CITES(1997)附錄Ⅱ。<br/><br/>  體長呈梭形。頭呈楔形,背面粗糙。吻較短,前端尖細。口下位,橫裂,唇具小乳突。吻腹面具須2對。眼小(較中華鱘相對為大)。鼻孔、鰓孔均大。鰓蓋膜與鰓峽相連。左右鰓孔分離。體被5行骨板狀硬鱗,鱗間表皮粗糙。尾歪形。外形與中華鱘相似,但成魚體長較短,體重較輕。鰓耙呈三角形薄片狀,33-54枚。體背及側面青灰色。腹面灰白色。鰭青灰色,邊緣白色。<br/><br/>  達氏鱘是一種淡水定居性魚類。常在江河中下層活動,在長江的湖北沙市以上至金沙江下游較習見,亦進入大型湖泊。尤喜棲息於流速較緩、富腐植質和底棲生物的沙質底或卵石磧壩的河灣或深沱中。生長速度較快。生殖群體雄性4-7齡、雌性5-8齡達性成熟,一般體長0.8-1.0米,體重5-10公斤。產卵季節在10-11月,少數延至12月。性成熟個體在繁殖季節上溯至上游、江河主河道產卵,卵為沉性和粘著性。卵粘著在產卵場的石礫灘底發育。食性以底棲無脊椎動為主,也食水生植物、藻類和腐植質等。幼魚以水生寡毛類、蜻蜓幼蟲、雙翅目幼蟲、搖蚊幼蟲和小魚等為食;較大幼魚和成魚以腐植質和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食。產卵期一般停食。<br/><br/>  分佈於中國的長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係產於長江上游的大型經濟魚類,天然產量不大,而在產區的漁業中尚佔有一定位置。近二十年來,數量大減,處於瀕危狀態。目前已受到長江上游各省的重視,與中華鱘同樣受到有效保護。
珠三角高校两江联盟:171555401
欢迎加入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原生鱼楼主Lv.21 发表于 2009-4-4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潮州

與熊掌媲美的鰉

中国濒危鱼种

中国濒危鱼种
<br/>鰉(Huso dauricus)屬鱘形目,鱘科,鰉屬。俗稱:鰉魚、東亞鰉魚、牛魚(古名)。英文名:Siberian buso sturgeon 。<br/><br/>  瀕危等級:易危。<br/><br/>  CN(1996)EN&nbsp;&nbsp;CITES(1997) 附錄Ⅱ。<br/><br/>  體粗長成圓錐形,頭、尾尖細。頭略呈三角形,吻長而較尖銳。口下位,寬大,新月形。口的前方有2對觸須,內側一對較向前。眼小,距吻端近。左右鰓膜相互連結。身上有5行縱列的菱形骨板,上有尖銳而微彎的刺。魚體其他部分的皮膚粗造無鱗。背骨板10-16個,較大,在體的背部正中,從頭後直至尾鰭前方。左右側骨板各為32-46個,從鰓孔上角後面直至尾鰭基部。腹側骨板各為8-12個,自胸鰭基部直至腹鰭基部。背鰭位置遠在體後方。尾鰭歪形,上葉長而尖。體表為黑青色,兩側黃色,腹面呈灰白色,背骨板為黃色,側骨板為黃褐色。<br/><br/>  鰉生活為於江河中下層的魚類。常年棲居於淡水,不作長距離洄遊。喜生活在大江夾心子、江岔等水流較緩慢或者是急流漩渦處的礫粒質和礫質水底。不喜群集,常分散活動。風大和漲水時游動異常活躍,常見有翻滾躍動的現象。退水時活性較差。冬季在大江深處越冬,初春開始向產卵場洄遊。性成熟需16年以上,體長1.6-2米時,才能達到性成熟開始繁殖。產卵期為5-7月份,水溫為15-17℃,產卵在水流平穩、水深2-3米的砂質江段處,卵粘著在砂礫上。其懷卵量依魚體大小而不同,一般為40萬至300萬粒,卵巢重量多為17-38公斤左右,大型個體的卵巢重達75公斤。成熟卵呈灰黑色,每粒似豌豆大小。鰉的幼魚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水生昆蟲幼體為食;一齡後轉食魚類。鰉的食量相當大,它的肥育期正值大麻哈魚溯河而上,常竄入魚群中捕食大麻哈魚。有人曾解剖一尾250公斤重的鰉魚,發見其胃內食物竟有15公斤之多。生殖期間停止取食。<br/><br/>  鰉魚是黑龍江省的特產魚類之一,資源也比較豐富。鰉魚體重一般在50-150公斤。據1979年測量142尾的資料統計,平均每尾長2.4米,重140公斤,年齡以22-40齡的個體為主。其中一尾長達3.9米,重501公斤,年齡54歲。1980年還捕到一尾重達542公斤的個體。鰉魚肉味鮮美,無刺,為上等水產佳品。其卵經鹽漬成為“鰉魚籽”,與鱘魚的魚籽都可製成國際市場上搶手的名菜“黑魚籽醬”。這種魚籽價格昂貴,轉售給法國每公斤為58美元。據說法國進一步加工後,每公斤可售300美元。目前黑龍江省蘿北等地已能加工魚籽醬外銷。魚鰭加工後即成名菜原料魚翅,不亞於傳統使用的鯊魚翅。鰉魚鰾的內壁很厚,鰾和脊索都可製成魚膠。鰾還可入藥,其成份含骨膠原(collagen)達80%,加水煮沸則水解成明膠。其性味甘、鹹平,有滋補強壯之功效,用以主治婦女白帶過多、惡性腫瘤以及男子腎虛遺精等症。<br/><br/>  我國的赫哲族善於捕撈鰉魚。每有佳賓造訪,赫哲人必擺出豐盛而名貴的鰉魚大宴。從生到熟,從冷到熱,洋洋灑灑10幾個大碗,堪稱奇觀。特別是精製的鰉魚翅、鰉魚鼻、鰉魚籽、鰉魚毛,足可與燕窩、熊掌媲美,是頗難品賞的珍惜。<br/><br/>  根據資料,至19世紀末,黑龍江的鱘和鰉的資源幾乎尚未開發利用,自然存在的種群數量較大。從20世紀始,一經開發捕撈,便存在捕撈過度問題,資源遭受破壞,產量急劇下降。本種個體大,性成熟年齡甚遲,加上幼稚魚期成活率特別低,補充群體數量小,恢復期緩慢。目前種群資源由於濫捕親幼魚而致使處於易危狀態。鰉不僅是我國黑龍江流域特有的大型魚類,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而且在學術研究上也具有重要意義。
珠三角高校两江联盟:171555401
欢迎加入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原生鱼楼主Lv.21 发表于 2009-4-4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潮州

川西北名貴貓魚虎嘉鮭

中国濒危鱼种

中国濒危鱼种
<br/>虎嘉鮭(Hucho bleekeri)又名:貝氏哲羅鮭、虎嘉魚,屬鮭形目,鮭科,哲羅鮭屬。俗稱:川陜哲羅鮭、虎加魚、虎魚、貓魚、大口魚、花魚、貓兒魚。英文名:Sichuan faimen , Hujia 。<br/><br/>  瀕危等級:瀕危。中國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br/><br/>  體長橢圓形,略側扁,腹部圓。口大,斜裂,向後延伸至眼球中部或後緣的下方。上頜稍突出,略長於下頜;上頜骨細長,向後伸過眼後緣。頜骨、犁骨和舌骨均有較多的粗壯牙齒,齒錐形,末端鋒利,斜向內方。鰓孔大,鰓膜和鰓峽不相連。眼較大。鱗小,側線鱗125-152,腹鰭基具腋鱗3枚。側線平直。背部深灰色,腹部銀白色。體側和鰓蓋上分佈有呈小十字形的不規則灰黑色小斑點。幽門盲囊65-120。<br/><br/>  虎嘉鮭屬冷水性魚類,喜棲居於深水河灣或有流水環境,底質為礫石或砂石,海拔700-1200米的山麓溪流、兩岸多高山遮蔽、河道狹窄、水流湍急、溶氧量、水溫較低的水域。性活潑健泳、兇猛,喜單獨活動。為兇猛肉食性魚類,其食物主要是魚類和水生昆蟲的成蟲及其幼蟲。幼魚階段以水生昆蟲為主,其次為小魚和底棲動物。成魚則以魚類為主食,也食水生昆蟲、蝦和水蚯蚓等。性成熟年齡大部分為3+齡,生殖時期約在驚蟄到春分季節。產卵場多在深水潭附近灘口處的淺水區,水流稍緩,河底多礫石和砂質。親魚有築窩產卵的習性,產卵前親魚先在適宜的河底挖掘圓形或橢圓形的淺窩,然後再行產卵。<br/><br/>  虎嘉魚在1960年以前數量較多,是產區的一種大型經濟魚類,最大個體可達50公斤,常見體重為0.5-2.5公斤,加之肉嫩味美,富含營養,產區群眾視為上等食用魚。<br/><br/>  虎嘉魚為孤立的分佈於一些支流的上游。由於河流上游攔河築壩,興建水利工程,加上沿岸工廠的排放污水,以及河道兩岸大量砍伐森林而引起水土流失等原因,使虎嘉鮭的生活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造成其數量大為減少。另外,由於虎嘉鮭的自然種群中雄性遠多於雌性,而雌性的懷卵量少;而當地漁民在產卵期大量捕撈產卵親魚,甚至採用毒、電、炸捕撈方法,使己日趨減少的資源受到更嚴重的破壞。<br/><br/>  虎嘉鮭為我國特有種,目前已知虎嘉鮭分佈於川西北岷江上游,沿大渡河中上游達青海省境內;秦嶺南麓漢江上游支流的湑水、太白河等水系。是此類群中分佈較南的種類,在研究魚類區係形成和在動物地理學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當前,虎嘉鮭已被列入國家Ⅱ級野生保護動物。其保護問題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但因缺乏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至今還未得到有效的保護。
珠三角高校两江联盟:171555401
欢迎加入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原生鱼楼主Lv.21 发表于 2009-4-4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潮州

秦嶺名貴花魚──秦嶺細鱗鮭

中国濒危鱼种

中国濒危鱼种
<br/>秦嶺細鱗鮭(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屬鮭形目,鮭科,細鱗鮭屬。俗稱:花魚、梅花魚、金板魚、閭花魚、五色魚、閭魚。英文名:Qinling lenok 。<br/><br/>  瀕危等級:易危。中國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br/><br/>  體長紡錘形,稍側扁。頭鈍,頭背部寬坦,中央微凸。吻不突出或微突。口端位,下頜較上頜略短,上頜骨後端達眼中央下方。上下頜、犁骨和腭骨各有1行尖齒。舌厚、游離,舌齒約10枚,排列呈“∧”型。眼大。鰓孔大。鰓膜不和峽部相連。鱗細小,側線完全、平直。背鰭短,外緣微凹;脂鰭與臀鰭相對;腹鰭後伸不達肛門,鰭基部具1長腋鱗;尾鰭叉狀。幽門盲囊65-75個。體背部暗褐色,體側至腹部漸呈白色,體背及兩側散佈有長橢圓形黑斑,斑緣為淡紅色環紋,沿背鰭基及脂鰭上各具4-5個圓黑斑。<br/><br/>  為冰期自北方南移的殘留種。屬冷水性山麓魚類。生活於秦嶺地區海拔900-2300米的山澗溪流中,水流湍急、水質清澈、水底多為大型礫石處。秋末,在深水潭或河道的深槽中越冬。除洪水期,很少在平原幹流中見到。為肉食性魚類,幼魚主要以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成魚除攝食魚類外,也食被風吹落的陸生昆蟲。攝食時間多集中於早晚前後,陰天攝食活動頻繁,全天均可見到。最初性成熟年齡3+-5+齡。性成熟個體於2-3月產卵,產卵場多在淺水砂石底處。產卵水溫低於10℃。絕對懷卵量為2670-4510粒。卵沉性,一次排完。<br/><br/>  秦嶺細鱗鮭為我國所特有,僅分佈於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漢水北側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游的溪流中。常見個體多為150毫米左右,最大可達450毫米。由於產區漁業生產極為落後,毒、電、炸的現象卻非常嚴重,致使在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人口較多的地區,資源量急劇減少,所能見到的也多為2+-3+齡的未成熟個體,在海拔1200米以上人口稀少地區尚有一定數量。秦嶺細鱗鮭被列入國家Ⅱ級野生保護動物。
珠三角高校两江联盟:171555401
欢迎加入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原生鱼楼主Lv.21 发表于 2009-4-4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潮州

冷水性名貴魚──黑龍江茴魚

中国濒危鱼种

中国濒危鱼种
<br/>黑龍江茴魚(Thymallus arcticus grubei)屬鮭形目,茴魚科,茴魚屬。俗稱:斑鱒子、紅鱗魚、魚華、海羅茨。英文名:Amur grayling , Arctic grayling 。<br/><br/>  瀕危等級:易危。<br/><br/>  體長而側扁,尾柄發達。吻鈍且短。口端位,上下頜等長。口裂傾斜。上頜游離,末端可達到眼正中的垂直線下方。上下頜各有一列細齒,舌上無齒。眼大。鱗細小,側線鱗80-98,側線平直。背鰭長且高大,背緣圓凸,呈旗狀;脂鰭小,位於臀鰭起點之後上方;雌體的背鰭、臀鰭較雄體為大。背部和體側紫灰色,體側散生有許多黑褐色小斑點;生殖時色彩明顯,成魚體側有許多大的紅色斑點,各鰭赤紫色。背鰭上有2條由赤褐色斑點形成的紋帶,幼魚體側除斑點外,還有數條暗色橫斑,隨著生長而消失。腹部色淡,整個體色較鮮艳。<br/><br/>  黑龍江茴魚係冷水性魚類,為北冷溫帶一種典型的山澗溪流棲居的魚類,游動範圍較小,常年不進入大江和湖泊。夏季多生活在支流的上游,喜在水草繁茂、昆蟲眾多、水色澄清、水流較急的河川中;冬季即在山溪深水處越冬,仍不停食。每年有短距離的生殖、適溫及索鉺的春季洄遊,以及一個為躲避乾旱和冰凍的秋季洄遊。茴魚以無脊椎動物為主要食物,索食時間多在夜間,夏季喜在淺水處捕食水生昆蟲和落入水中的陸生昆蟲。成熟年齡為4冬齡,繁殖季節約在4月中旬至5月初,此時親魚集群遊到清澈而湍急的水流中產卵,卵常粘附著在河底的礫石上面。<br/><br/>  黑龍江茴魚在我國產於黑龍江上游、嫩江上游、牡丹江、烏蘇裏江、松花江、綏芬河;國外分佈於俄羅斯鄂霍次克海沿岸和日本海沿岸。<br/><br/>  茴魚在我國另有兩個亞種:產於鴨綠江的鴨綠江茴魚(T.arcticus yaluensis)和產於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的北極茴魚(T.arcticus arcticus)上述三亞種的外形和習性頗相似,僅地理分佈不同而已。<br/><br/>  茴魚肉質鮮美,為名貴的食用魚類,但數量不多,未形成一定的捕撈量。當地漁民多在洄遊期進行捕撈,捕撈強度過大,使原來就不多的資源量顯著下降。此外,由於河流均在興修水庫和水利設施,改變了茴魚的產卵、攝食、越冬環境,對其繁殖和生存也造成了影響。
珠三角高校两江联盟:171555401
欢迎加入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原生鱼楼主Lv.21 发表于 2009-4-4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潮州

滇池紅梢油魚──雲南鯝

中国濒危鱼种

中国濒危鱼种
<br/>雲南鯝(Xenocypris yunnanensis)屬鯉形目,鯉科,鯝亞科,鯝屬。俗稱:油魚。英文名:Kunming nase 。<br/><br/>  瀕危等級:瀕危。<br/><br/>  體長,略側扁,腹部圓。腹棱自腹鰭末端開始延伸至肛門。吻短而鈍圓。鼻孔距眼較距吻端近。眼側上位。口小,橫裂,下頜具發達的角質緣。上頜厚而稍突出,下唇很薄。無須。側線略下彎。側線鱗72-77。背鰭具後緣光滑的硬刺,背、腹鰭起點相對;胸、腹、臀鰭均短小;尾鰭叉形。生活時背部灰黑色,兩側及腹面銀白色。背鰭灰色,臀鰭淡紅色,尾鰭橘紅色。<br/><br/>  喜生活在水質清澈、透明度大、溶氧高的水域,多在水體的中下層活動。食性雜,除攝食浮游動物外,也食藻類和有機碎屑等。產卵期為5-6月,在沿岸礫石灘上繁殖。卵粘附於礫石上孵化發育。<br/><br/>  雲南鯝為我國特有種,僅分佈於雲南滇池。個體不大,體長一般為120-200毫米。生長較慢。它以肉嫩、味美而在滇池湖畔享有盛名,每逢初冬,腸管周圍積滿脂肪,故有“油魚”之稱。自20世紀70年代始,滇池圍湖造田導致其棲息和繁殖場所的破壞,水質污染與濫魚酷捕,引種不慎帶入大量生命力和繁殖力強的小雜魚大量吞食其魚卵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雲南鯝資源量的急劇下降,目前僅能在捕撈季節中偶見。
珠三角高校两江联盟:171555401
欢迎加入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原生鱼楼主Lv.21 发表于 2009-4-4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潮州

鳳梨魚金線鲃

中国濒危鱼种

中国濒危鱼种
<br/>金線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屬鯉形目,鯉科,鲃亞科,金線鲃屬。俗稱:金線魚、小洞魚、鳳梨魚。英文名:Golden-line barbel 。<br/><br/>  瀕危等級:瀕危。中國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br/><br/>  體長,側扁,頭後背部顯著隆起呈弧形。頭細長,背面平直,稍下彎。吻尖細,口端位,上唇薄而下唇厚。須2對,發達;吻須短,頜須伸達眼後緣的下方。鱗細小,沿側線鱗則比較大,側線鱗61-69,側線略下彎。背鰭外緣稍內凹或平截,背鰭刺較細,基部粗硬,後緣鋸齒細弱,頂端柔軟分節,起點位於腹鰭稍後。全身呈淡黃色,頭側與背部略帶青灰色,體側近背部有許多淡灰色圓斑;腹部白色各鰭均為金黃色。<br/><br/>  金線鲃多生活於水面較開闊的靜水湖泊中,平時多分散棲居於湖泊的出口或積水較深處,生殖季節集中在湖邊或湖出口的淺水區有泉水的溶洞中產卵孵化。生殖期為12月至翌年2月間,卵產於石礫之中。幼魚以浮游動物、水生昆蟲為主食,也食少量藻類和高等植物碎片;成魚轉食小蝦和小魚,也食浮游動物。<br/><br/>  金線鲃為我國特有種,常見於雲南東部的各湖泊中,其中以陽宗海和滇池為最多。<br/><br/>  金線鲃為雲南特有的一种經濟魚類。體型較小,一般體長為100-230毫米,體重為50-250克左右,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為雲南地區的名貴魚類之一。其肉入藥鮮用,具有滋陰調元、暖腎填精的功效,主治虛勞損傷、腎虛滑精等症。<br/><br/>  近年來由於圍湖造田、水質污染、引種不慎、酷漁濫捕等原因,原有沿湖的魚洞大都被圍堵,生境的破壞致使其種群資源衰竭。現在滇池等湖泊中僅能偶爾見到。
珠三角高校两江联盟:171555401
欢迎加入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鼓掌之间Lv.9 发表于 2009-4-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漳州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饿乌龟</i>在2009-4-4 10:28:06的发言:</b><br/>
<p>没断楼,就表示最大的支持。哈哈。</p>
<p>&nbsp;</p>
<p>不过好像以前有人转帖过这贴,但不管怎么说,都要对楼主表示最大的支持。</p></div>
<p>恩,是有转过</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鼓掌之间Lv.9 发表于 2009-4-4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漳州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原生鱼</i>在2009-4-4 10:18:05的发言:</b><br/><br/><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cqh2o.com/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5.jpg<br/><a href="http://www.cqh2o.com/UploadFile/2009-4/20094410175085446.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cqh2o.com/UploadFile/2009-4/20094410175085446.jpg" border="0"/></a><br/>線足鱸</div>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9f9f9">好像马甲耶。。。。。。.</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Service@cqh2o.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3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