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观赏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

[复制链接]
5079 7
辉辉鱼Lv.2 发表于 2003-10-2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观赏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上) 
凡是由动物性病原体引起的鱼病,称为侵袭性鱼病。动物性病原体又称为寄生虫,因此此类鱼病又称为寄生虫性鱼病。动物性病原体通常包括原虫、单殖吸虫、复殖吸虫、水蛭、绦虫、线虫、棘头虫和寄生甲壳类等。
  本文提到的淡水热带鱼是指孔雀鱼、月光鱼、黑玛丽鱼、斑马鱼、暹罗斗鱼、食蚊鱼等等,不包括红金龙鱼、银龙鱼、红花地图鱼、红尾黑鲨、玻璃鲶、五彩神仙鱼、七彩神仙鱼、七星宝刀鱼(弓背鱼)等。
一、鱼波豆虫病(口丝虫病、白云病)
(一)病状:病鱼皮肤上有一层乳白色或灰蓝色的粘液,使病鱼失去原有的光泽。在鱼体破伤处,往往感染细菌或水霉,形成溃疡,使病情更加恶化。当虫体大量侵袭皮肤时,鳃上也出现大量虫体,由于鳃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呼吸,因此病鱼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
(二)病原体:是飘游鱼波豆虫(Ichthyobodo necfor)。过去曾用过飘游口丝虫。虫体很小,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金鱼、锦鲤、淡水热带鱼等都常患病。鱼年龄愈小,对此病愈敏感,对幼鱼危害最大,能引起幼鱼大量死亡。虫体大量繁殖的水温为12~20℃,秋末至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此病多发生在水缸和水质较脏的小池中。大鱼在越冬以后,饲料缺乏,患病后也能引起死亡。
(四)防治方法:
1、用食盐水2%浓度浸洗5~15分钟。2、用高锰酸钾20ppm浓度,水温10~20℃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0~25℃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25℃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3、将水温保持20~30℃可以防治淡水热带鱼的鱼波豆虫病。4、用硫酸铜0-7ppm浓度全池遍洒。
二、斜管虫病(白翳病)
(一)病状:病鱼瘦弱,体色较深,体表有乳白色薄翳物质,使病鱼失去原有色彩,严重时病鱼的鳍条不能充分伸展。病原体寄生在体表和鳃上,破坏组织,使鱼呼吸困难,因此病鱼游近水表呈浮头状,即使换清水仍不能恢复正常。
(二)病原体:是鲤斜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虫体很小,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此病是鱼类常见病,多发生在小缸和水质较脏的水池中。对当年生幼鱼危害最大。繁殖的水温为12~18℃,从发现少数虫体,经过3~5天,就大量繁殖,最初少数鱼死亡,继之大量死亡。金鱼、锦鲤、淡水热带鱼都会得病,在室外鱼池水温在25℃以上时,通常不会发病,但在室内水缸、水池中,还有此病出现。在长江流域一带,每年12月至来年5月为流行季节,我国各地都有此病流行。
(四)防治方法:与鱼波豆虫病的防治方法相同。
三、车轮虫病
(一)病状:病鱼瘦弱,体色较深。当病原体大量侵袭鳃部时,病鱼游近水表呈浮头状。通常没有特殊病状。
(二)病原体:是显著车轮虫(Trichodina nobilis)通常寄生体表;球形车轮虫(T?bulbosa)、卵形车轮虫(T?oviformis),通常寄生在鳃上。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此病主要危害金鱼、锦鲤和淡水热带鱼的幼鱼,大鱼虽有车轮虫寄生,通常不会死亡,但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水温在25℃以上时,车轮虫大量繁殖,每年5月至8月为流行季节。在水体中有机物含量高,低温也会大量繁殖。车轮虫常常和其他寄生虫一起形成并发症。此病危害热带鱼比其他鱼为甚。
(四)防治方法:和鱼波豆虫病的防治方法相同。
四、寄生虫性皮肤病和烂鳃病
(一)病状:病鱼瘦弱,粘液增多,失去原有光泽。鳃丝贫血呈淡红色或苍白色。病鱼常呈浮头状,换水后仍不能恢复正常。显微镜检查体表和鳃上有大量病原体,应诊断为此病。
(二)病原体:是鱼波豆虫、斜管虫、车轮虫、颤动隐鞭虫(Cryptobia agitata)、鳃陷鞭虫(C.brachialis)、筒形杯体虫(Apiosoma cylindriformis)、半眉虫(Hemiophrys)等。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此病系多病原体的并发症,主要危害当年的金鱼、锦鲤和热带鱼,引起大量死亡。水温低时(20℃以下),病原体以波豆虫、斜管虫为主;水温高时(20℃以上),以车轮虫、隐鞭虫、杯体虫为主。秋末至春末为流行季节,我国各地都有此病流行。
(四)防治方法:和鱼波豆虫病的防治方法相同。
五、小瓜虫病(白点病)
(一)病状: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有白点状的囊泡,严重时全身皮肤和鳍条满布着白点和盖着白色的粘液。病鱼瘦弱,鳍条破裂,多数漂浮水面不游动或缓慢游动。鳃组织被破坏,因此病鱼经常呈浮头状。
(二)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s),成虫体长0.35~1.00毫米,体宽0.30~0.40毫米。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此病是观赏鱼常见病、多发病。从鱼苗到亲鱼都会患此病而大量死亡。小瓜虫繁殖最适宜的水温在15~25℃之间,当水温降低到10℃以下和上升到28℃时,虫体发育即停止。此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在长江流域一带,每年3?月,11?2月为流行盛期。我国各地都有此病流行。当水温高至35℃左右时,室外的水缸、鱼池不再出现病鱼,而室内的水缸、小池仍有此病流行。
(四)防治方法:
1、用硝酸亚汞2ppm浓度浸洗。水温15℃以下时,浸洗2?.5小时;15℃以上时, 浸洗1~2小时。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2小时,使死掉的虫体和粘液脱掉。2、用硝酸亚汞溶液全池遍洒。水温在10℃以下时,用0.2ppm浓度;水温在10~15℃时,用0.15ppm的浓度;水温在15℃以上时,用0.1ppm浓度。硝酸亚汞和醋酸亚汞对治疗此病有特效,对于斜管虫、车轮虫等也有杀灭作用。但是亚汞类系剧毒药品,一般不易购到。3、用冰醋酸167ppm浓度的水溶液浸洗鱼体。水温在17?2℃时,浸洗15分钟。以后相隔3天再浸洗一次,其浸洗2?次为一疗程。4、用孔雀石绿0.3ppm~0.4ppm浓度的水溶液浸洗鱼体。水温在20℃左右时,浸洗2小时。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小时,洗去药液、死亡虫体和粘液。在6天后必须用同样浓度再浸洗1次。5、用福尔马林(甲醛)200ppm~250ppm浓度和孔雀石绿1ppm~2ppm合剂浸洗鱼体1小时。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小时,在6天后必须用同样浓度再浸洗1次。6、加强饲养管理。每天投喂活水蚤、水蚯蚓等,增强鱼体对小瓜虫病的免疫力。已发病的水缸、水泥池先要刷洗干净,然后用5%食盐水浸泡1~2天,以杀灭小瓜虫及其胞囊。并用清水冲洗后再养鱼。
六、碘泡虫病
(一)病状:病鱼消瘦或非常消瘦,体表、鳍条上出现如粟米大小的浮白色胞囊,翻开鳃盖可以见到鳃丝上亦有大量胞囊。其大小有的如芝麻,个别大如豌豆。病鱼游动速度慢,适应能力亦很差,一旦浮头或水温突降就陆续死亡。
(二)病原体:是多种碘泡虫引起的,常见的有鲫碘泡虫(Myxobolus carassii)、圆形碘泡虫(M.ratundus)、异形碘泡虫(M.dispar)、库班碘泡虫(M.kubanicum)等。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体色不鲜艳又无光泽,降低了观赏价值。由于鳃上有胞囊,使血液循环受阻,鳃丝负担过重,严重扩大或弯曲变形。一旦水体低氧,极易引起死亡。患病的以幼鱼为多,有时当年鱼、一龄鱼也会患病。锦鲤、红鲤对此病敏感。每年5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流行季节,此病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四)防治方法:
1、彻底清圹消毒发病水体(鱼缸、鱼池),进行预防。2、禁止用鱼池水、湖水或水库水来饲养金鱼、锦鲤,预防碘泡虫感染。3、加强饲养管理,经常喂给水蚤、水蚯蚓、摇蚊幼虫等鲜活动物性食料,增强鱼体抗病力。目前治疗尚无良方。
七、球孢虫病
(一)病状:与前述碘泡虫病相似。
(二)病原体:常见的有3种球孢虫,即鲩球孢虫(Sphaerospora ctenopharyngodoni)、黑龙江球孢虫(S.amurensis)、鳃丝球孢虫(S.branchialis)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患病的多数是幼鱼,少数一龄以上的大鱼也患病。每年6月至8月下旬为流行季节,我国长江流域各地都发生过此病。其它情况与碘泡虫病相似。
(四)防治方法:与碘泡虫病的防治相同。
 
八、三代虫病
(一)病状:病鱼瘦弱,初期呈现极度不安,时而狂游于水中,时而急剧侧游,在水草丛中或缸边撞擦,企图摆脱病原体的侵扰。继之食欲减低,游动缓慢,终至死亡。少量病原体则不显病状。
(二)病原体:是中型三代虫(Gyrodactylus medius)、细锚三代虫(G.sprostonae)和秀丽三代虫(G.elegan)。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三代虫寄生体表和鳃上,刺激鱼体分泌过多粘液,夺取营养,以致鱼体逐渐消瘦,对金鱼、锦鲤和热带鱼的鱼苗、当年鱼危害极大,能引起大量死亡。据文献记载,长约17厘米的当年鲤鱼,由于三代虫大量寄生,可以引起眼角膜混浊及失明症。著者也发现少数全长2?厘米的金鱼苗,发生类似的失明症。对一龄以上的大鱼危害较小。三代虫繁殖最适宜的水温为20℃,因此在长江流域4?月为流行季节。全国各地都有此病流行,而华北地区更为严重。
(四)防治方法:
1、用20ppm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洗病鱼,与防治鱼波豆虫病相同。2、用0.2ppm~0.4ppm浓度的晶体敌百虫溶液全池遍洒。
九、四钩虫病
(一)病状:初期病状不明显,后期鳃部稍有肿胀,其他与指环虫相似。
(二)病原体:是多种四钩虫(Tetraonchus spp.)。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四钩虫寄生在鳃上,用四个锚钩和许多边缘小钩钩在鳃组织中,破坏鳃组织。主要危害?罗斗鱼、蓝三星、叉尾斗鱼、圆形斗鱼等鲈形目的淡水热带鱼,幼鱼抗病力弱,引起大量死亡,水温25?0℃时四钩虫大量繁殖,其它情况与指环虫病相似。
(四)防治方法:与防治指环虫病相同。      



以上资料原载〈中国水产〉
在此深表感谢!
[B]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 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 ——辉辉鱼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7

辉辉鱼楼主Lv.2 发表于 2003-10-20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观赏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 (下)
十、指环虫病
(一)病状:初期病状不明显,后期鳃部显著肿胀,鳃盖张开。翻鳃金鱼可看见鳃上有乳白色虫体,鳃丝通常不鲜艳。有时病鱼急剧侧游,在水草丛中或缸边撞擦,企图摆脱指环虫的侵扰,最后游动缓慢,衰竭而死。
(二)病原体:是多种指环虫,金鱼鳃上有中型指环虫(Dactylogyrus intermedius)、坏鳃指环虫(D.vastator)和弧形指环虫(D.arcuratus)。锦鲤鳃上有坏鳃指环虫、伸展指虫(D.extensus)。热带鱼鳃上有坏鳃指环虫、大钩指环虫(D.magnihamatus)等。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指环虫寄生在鳃上,用一对锚钩和14个边缘小钩钩在鳃丝组织中,破坏鳃组织,刺激鳃分泌过多的粘液,妨碍呼吸。它以鳃组织和血球为食物,造成鱼体贫血、消瘦、血液中的单核和多核白血球增多。当年金鱼、幼鱼寄生5~10个指环虫就能致致死。不温20~25℃时,适宜指环虫繁殖,因此每年春季至初夏季和秋季为流行季节(长江流域)。大量寄生也能使一龄以上的大鱼死亡。近年来,在武汉市发生大金鱼死亡的多次病例,金鱼在密养条件下,指环虫病的危害有日趋严重的趋势,应该引起金鱼爱好者的注意。全长在12cm以内的当年鱼易患指环虫病,大锦鲤有较强的抗病力,虽有指环虫寄生,通常不会死亡,但生长发育受到较大的影响。热带鱼也是幼鱼患病病例多些,大鱼抗病力较强。
(四)防治方法:和三代虫病的防治方法相同。
十一、寄生虫性白内障病
(一)病状:眼睛中的水晶体混浊,呈乳白色,严重对整个眼睛失明或水晶体脱落。因此,病鱼不能正常摄食,以致鱼体瘦弱或极度瘦弱而死。有些病鱼一只眼睛患病,生长、发育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病原体:是复口及虫(Diplostomulum)的囊蚴。在金鱼眼中发现湖北复口吸虫(D.hupehensis)和倪氏复口吸虫(D.niedashui);在锦鲤眼中仅发现湖北复口吸虫。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病鱼水晶体混浊,首先是影响到观赏价值。患病的多数为一龄以上的大鱼,特别是龙睛,患病最为普遍。
(四)防治方法:经常喂给活的水蚤、水蚯蚓、摇蚊幼虫等,病鱼还能够依靠嗅觉吃到饲料。水族缸、水池里一旦发现锥实螺(土螺、薄壳螺)立即清除。目前缺少有效治疗方法。
十二、似嗜子宫线虫病(红线虫病)
(一)病状:金鱼鳍条中有红色线虫,锦鲤鳞片隆起,鳞下盘曲有红色线虫,鳍条、鳞片充血发炎,鳍条破裂,往往感染水霉首使病情加重。
(二)病原体:是似嗜子宫线虫(Philometooides)。金鱼鳍中是鲫似嗜子宫线虫(Ph.carassii),雌虫体长22~50毫米;锦鲤鳞下是鲤似嗜子宫线虫(Ph.cyprini),雌虫体长100~135毫米。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仅金鱼、锦鲤患病,热带鱼无此病。此虫是胎生,成熟虫钻破鳍条或鳞片,部分虫体浸到水中,由于渗透压改变而虫体破裂,幼虫便散到水中被温剑水蚤、近亲剑水蚤、萨氏中镖水蚤等中间宿主吞食后,幼虫在水蚤体腔中发育,从天然水体中捞取水蚤喂鱼而感染。幼虫再从金鱼肠道钻到腹腔中发育为成虫,雌虫、雄虫在鱼鳔上交配,雌虫于秋末迁移到鳍条中或鳞下发育成熟。有时雌虫迁移路线有错误,钻到围心腔中,金鱼、红鲤便死亡;有时钻到肾脏中,引起肾充血发炎,腹水肿。有时线虫寄生数量较多,病鱼并没有死亡,但大鱼往往不能成熟产卵。雌虫于4-5月间发育成熟,因此流行季节是春季(长江流域),雌虫于秋季迁移,秋季亦是流行季节。上海市、浙江、江苏、湖北等此病发病率较高。
(四)防治方法: 1、每年11月至翌年2月,仔细检查金鱼的鳍条是否有淡红色的雌虫,锦鲤鳞下是否有红色虫体。方法是对光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 2、用细针挑破鳍条或挑起鳞片,将虫体挑出。然后用呋喃唑酮1%浓度涂抹伤口和病灶,每天1次,连续3天。最好结合呋喃唑酮全池遍洒。 3、用呋喃唑酮0.5ppm~0.8ppm全池遍洒,促使鱼体伤口愈合,预防致病菌感染。 4、用晶体敌百虫0.4ppm~0.6ppm浓度全池遍洒,杀灭池中阳性剑水蚤类,5月下旬及6月上旬各遍洒一次。日本用此法已消灭锦鲤的红线虫病。
十三、毛细线虫病
(一)病状:病鱼瘦弱,体色偏黑,失去光泽。病鱼离群独游。虫体头部钻入鱼肠壁的粘膜层内,破坏肠壁组织而使其它病原菌侵入,引起消化道发炎并可致鱼死亡。少量寄生时,一般幼鱼感染1~3条,往往病状不明显,但生长发育受到严惩影响。
(二)病原体:是多种毛细线虫(Capillaria spp.)雌虫体长4.99~10.13毫米。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毛细线虫主要危害幼鱼,能引起大量死亡。金鱼、锦鲤肠内发现虫体,没有死鱼的病例。热带鱼中斑马鱼、虎波鱼等均有发病死亡病例。一龄以上的大鱼,虽毛细线虫寄生,往往不显病状,成为带虫者。病鱼吞食毛线虫的含胚卵而感染。
(四)防治方法: 1、发病的水族箱和鱼池用生石灰120ppm加漂白粉10ppm清塘消毒。单用生石灰无效。 2、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幼鱼有充足的商品饲料,以免幼鱼吞食池底碎屑而使含胚虫卵进入消化道而感染。 3、保证幼鱼有充足的鲜活饲料增强抗病力,使幼鱼快速生长。 4、用晶体敌百虫(90%),按每公斤鱼体重每天用药0.1~0.15克,拌入饲料或做成颗粒药饵投喂 ,每天1次,连续6天,可有效杀死肠内毛细线虫。
十四、新蚤病
(一)病状:病鱼身体消瘦发黑,在体表和各鳍条特别是在背鳍、尾鳍上和鼻孔附近,可见到许多小白点(比芝麻稍小)。有时鳃丝、鳃耙上也有。病鱼常有浮头现象。
(二)病原体:
是日本新蚤(Neoergasilus japonicus)和长刺新蚤(N.longispinosus)。雌蚤体长0.75~0.85毫米。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主要危害幼鱼,较多寄生能引起死亡,一龄大鱼也有患病的,但通常不致死,鱼体消瘦,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新蚤寄生在鳃丝上危害较大,直接影响鱼的呼吸功能。春季至秋季为流行季节。金鱼、锦鲤感染率较高,热带鱼感染率较低。
(四)防治方法: 1、禁止用湖水、池水、水库水直接来饲养观赏鱼,防止感染。 2、用高锰酸钾1%浓度涂抹体表和鳍上的新蚤,每天1次,连续2天,有效杂死新蚤。 3、用高锰酸钾20ppm浓度浸洗鱼体。与防治鱼波豆病相同。
十五、锚头蚤病(针虫病、铁锚头病)
(一)病状:初期病鱼呈现急躁不安,食欲不振,继而鱼体逐渐瘦弱。细检鱼体上有一根根半透明的针状虫体,一头插入肌肉组织,其四周发炎红肿,有因溢血而出现的红斑,继则鱼体组织环死。严重时病鱼死亡。
(二)病原体:是鲤锚头蚤(Lernaea cyprinacea)。雌虫体长6-12.4毫米,体宽0.6~0.8毫米。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锚头蚤对小鱼的危害很大,只要有2-4个虫体寄生一尾鱼,就能引起死亡。有时它寄生于鱼眼和口腔处,影响鱼类摄食。锚头蚤主要危害金鱼、锦鲤,热带鱼中的中华鳑鮍、虎纹鲃偶有感染。在长江流域一带从4月至9月为此病流行季节。从天然水体中捞取水蚤时,将其足幼虫带入养鱼缸(水池)中而使鱼体感染。
(四)防治方法:
1、鱼体上有少数虫体,可立即用锋利的剪刀将虫体剪断,用紫药水涂抹伤口,再用呋喃西林溶液全池遍洒,控制伤口不再感染病原菌。方法与皮肤发炎充血病防治方法相同。2、用高锰酸钾1%浓度水溶液涂抹虫体和伤口,约经30秒钟,放入水中;次日再涂抹药一次,同样用呋喃西林溶液全池遍洒。上述药物和处理方法能使锚头蚤死亡,并经过4-8天,蚤体腐烂而软化,然后用镊子将虫体轻轻取虫虫,再涂沫1%的呋喃西林溶液,使伤口很快愈合。有些书刊介绍用镊子直接将虫体拔出,著者认为这种方法不妥当,因为锚头蚤的头部就象锚一样深钻在肌肉里,强拉出来,反而损伤鱼体。3、如果室外鱼池大量感染,则用八万分之一至五万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水温20~30度时,浸洗1小时左右,能有效地杀灭锚头蚤。
十六、鱼虱病
(一)病状:初期病鱼急剧快游,进行挣扎,企图摆脱虫体,有时1-3个虱寄生在小鱼的身体一侧时,鱼体就失去平衡。大鱼患病时,表现极度不安,如草金鱼、锦鲤等常跃出水面,或在水中狂游,最后鱼体瘦弱衰竭而死。
(二)病原体:是日本虱(Argulus japonicus)。体长4.4-5.3毫米,背甲宽3.1-3.7毫米。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鱼虱以其尖锐的口刺,刺伤鱼的皮肤,吸食血液与体液,造成机械性创伤,使鱼体逐渐消瘦。口刺基部有毒腺细胞,分泌毒液,对鱼体产生强烈的刺激。由于皮肤被鱼虱造成了许多伤口,使致病菌侵入和继发感染水霉,从而加速了病鱼的死亡。金鱼、锦鲤、热带鱼都有会感染。
(四)防治方法:
1.用敌百虫早(晶体,含有效成份90%以上)0.25ppm-0.50ppm浓度全池遍洒。2.用敌百虫早(晶体)1:1000至1.5:1000浓度的水溶液,浸洗鱼体2-5分钟,鱼体和虱都有麻醉现象,虱很快从鱼体上脱落,鱼体放入清水中,很快就恢复正常。     





以上资料原载〈中国水产〉
在此深表感谢!
[B]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 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 ——辉辉鱼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辉辉鱼楼主Lv.2 发表于 2003-10-20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观赏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 (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两类疾病以外,凡是因水质理化环境或其他生物引起的鱼病,称为非寄生性疾病。
一、“浮头”(缺氧)
(一)病状:在水中溶氧量过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最低需求量时,可使鱼类窒息死亡。当水中溶氧减少到一定程度时,鱼类会感到呼吸困难,就到水表层,时时将口伸出水表吞吐空气,这样重复多次,帮助将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这种现象称为“浮头”,在京津地区称为“唤喁”。
(二)病由:水中低氧或缺氧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水体中长期或经常处于低氧情况,鱼类即使不死亡,也会影响鱼的生长。通常在溶氧下降到1mg/L时,许多家鱼、红鲤开始“浮头”,溶氧为0.13~0.10mg/L,金鱼发生窒息死亡。从室外大池中或溶氧多的水缸中,转到室内小缸中,容易因缺氧而死亡。热带鱼种类多有些鱼如邏罗斗鱼、叉尾斗鱼、圆尾斗鱼耐低氧能力强,与金鱼相近,而有些鱼如银龙鱼、五彩神仙鱼、七彩神仙鱼、中华鳑鮍等不耐低氧,易发生窒息而死亡。“浮头”多发生在家庭养鱼方面,特别是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更为多见。每当天气闷热发生雷阵雨容易发生“浮头”。
(四)防治方法:
1.合理密养,严格控制放养密度。
2.及时清除饲料残渣和粪便,高温季节,入夜前开动增氧设备。
3.室外鱼池遇到天气闷热突变时,停止投喂商品饲料。
4.高温季节,经常换水,以防止“浮头”。
二、气泡病(焦尾病)
(一)病状:病鱼的鳍条组织中产生许多大小不同的气泡,特别是尾鳍组织更为显著。病鱼往往浮在水表层,不易沉入水中或水底,尾鳍组织并伴有充血现象,群众称为“焦尾病”、“烫尾病”。
(二)病因:水中溶氧过饱和或氮气过饱和引起的。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此病危害金鱼、红鲤、锦鲤,无论小鱼、大鱼都有患病的记载。鱼类气泡病病因是多方面的。气泡病多数发生在春末夏季高温季节。浮游植物或丝状绿藻(青苔)过多的水族箱或小型水泥池等经日光强烈照射,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大量释放氧气,以致水中氧气达到过饱和状态即14.4mg/L,饱和度为192%时,体长1厘米的幼鱼就可以发生气泡病。幼鱼血中的氧游离成为小气泡,血液循环受阻。严重时病鱼游动不便,失去平衡,继之尾鳍组织坏死而死亡。室外鱼池发生气泡病,短时间大批死亡。
(四)防治方法:
1.室外养鱼水体,上面有遮荫设备,控制阳光光照强度。
2.病鱼应立即转移至清水中或室内水缸中,经过相当时间(数小时至一天),病鱼组织中的气泡逐渐消失,恢复正常,患病严重的无法挽救。
3.室外鱼池,高温季节停止施肥,禁止施用未施用 !
以上资料原载〈中国水产〉
在此深表感谢!
[B]人生挈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莲莲!吾爱!我愿意一生永远照顾你,直到生命的尽头! 鱼儿鱼儿水中游! 有鱼人一生快乐! ——辉辉鱼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近风远尘Lv.3 发表于 2004-10-11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高锰酸钾20PP浓度是啥意思?究竟如何配?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芳草碧联天Lv.2 发表于 2004-11-26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江北区 /观音桥/信息港
水中可以加亚钾基蓝溶液,大概是一桶水加2-4滴,很管用的,鱼鱼就不会生病,这是实战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潇洒的走开Lv.2 发表于 2005-7-28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学习,给鱼加强锻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olo0840Lv.2 发表于 2006-1-25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佛山顺德区
积分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lackweerLv.42 发表于 2011-8-2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四川成都
感谢楼主,收藏备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