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麽好吃

  [复制链接]
6278 21
OryziasLv.45 发表于 2010-7-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香港 环球全域电讯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http://www.bullogger.com/blogs/XIAOMINGAI/archives/362321.aspx

© 歡迎非贏利性質的轉載,請注明來自牛博國際/艾曉明的博客

中國人為什麽好吃

    這篇文章寫于十年前,昨天看完艾未未工作室新作《三花》,想到可以把這篇文章列在下面,供讀者參考。

艾曉明   


一  

    這個話題是我訪學期間參加一個討論課的發言,這門課講的是環境倫理學,主講的老師讓我談談中國人對環境的看法。另一位發言人是哲學教授傑姆,所以孔孟老莊等中國傳統思想是他的話題。我自己感受的是今天中國人的生活,中國的環境和孔子等人生活的年代已不可同日而語。讓我從幾件小事說起。

    我住的學校客房有朝南和朝北的兩個客廳,南面對著草地、道路和鄰家的花園,北面一面牆都是窗戶,窗外林蔭濃密。剛住進去時,我總對著迎面撲來的綠色發呆,不能想象這和我熟悉的環境是同一個世界。我在中國廣州住了六年,那是校園裏的一片宿舍區。整整六年裏,沒有哪一天聽不到附近室內裝修的聲音。那種拉電鋸、開電鑽的轟鳴可比一場戰爭的熱鬧,除了不死人以外。也許正是這一點,也沒有人去抗議。我曾在晚上十一點跑到平台上高呼:“你們還讓不讓我們睡覺哇?”裝修的家庭答道:“人人都這樣的啦,你就忍著吧。”他說得不錯,輪到我搬新居,整棟公寓是架方窟窿樓殼。電線水管牆灰地皮,全由各家住戶自己搗,又一場人民戰爭打響了。

    幾天後,我遇到把這棟房子租給學校的房東。我告訴她房子前後的樹林草地,讓我多麽驚訝。她說:咱們房子後面還有鹿呢。你准能看見鹿群。

    我在秋天的一個周末第一次見到她說的鹿。那天偶然從書頁裏擡頭看窗外,頓時目瞪口呆。鹿在那裏!靜靜的,兩頭高高的大鹿,三頭小鹿,小鹿裏還有兩個像狗那麽大的,它們在草地上吃草,銜樹葉。我拿了相機趴到平台上,鏡頭對准它們。它們也發現了我,擡頭看看,接著吃草,然後悠悠地走進叢林裏。

    我記得那天電話鈴響起來,是一位加拿大的朋友打過來的,我迫不及待地告訴她,鹿們近在眼前。她笑起來,說:鹿啊、松鼠、還有天鵝,在這裏都很平常。要在中國,早就進了湯鍋,是不是?

    我想說的正是這句話。來美國之前,我曾在承德的避暑山莊見過人工圈養的鹿,我去哪裏一個暑期班上課,接待單位中午請我們吃飯,桌上的菜就有蛇肉和鹿肉。想來那些鹿就是喂來吃的,它們被圈在一個鐵欄裏吃喝拉撒,欄內看不到青草,老遠就能聞到一片膻臭。你要問我現今在中國,家居處可能見到什麽動物,我要說有兩樣常見的:蟑螂和老鼠。廣州天熱,這兩樣動物最是興盛。老鼠藥把貓都毒死了,老鼠依然到處都是。

    不過,更多的動物是在餐館前。這一點,全中國也要以廣東為最。鮮活魚蝦就不用說了,那些專門以生猛海鮮招攬顧客的店檔,門前一溜烏龜、王八、青蚝、水蛇、扇貝……各色海鮮外地人根本叫不出名字。店門外有堆成一格格的鐵籠,裏面關著虎勢眈眈的“野貓”(我總懷疑是被綁架的家貓)。我的美國朋友曾經皺著眉頭問我:“你們中國人吃狗、吃貓?”這兒家養的狗和貓,是家庭的重要成員,你要說吃它們,跟說吃人差不多。假如要頂牛,我也可以說:文化不同嘛,你們不是也吃牛、豬、火雞嗎——來美國之前我對此就准備了答案。可是說實話,我得承認,咱們中國人何止是吃貓狗,咱們還吃果子狸、山豬、鹌鹑、麻雀、蠶蛹、蜈蚣、螞蟻、蚯蚓……

    廣東餐館專有一道美味蟲湯,那就是海灘沙地裏爬的蚯蚓。店小妹坐在木盆前,用一根木棍把滿盆的蚯蚓一條條挑起來,從頭戳到底,翻過來洗去沙,就是湯裏肥肥白白的東西。還有一家公路邊的特色餐館,油炸螳螂、蚱蜢,專家說是新開食源,低脂高蛋白。美國一些城市廣場和公園裏,成群的鴿子停在遊人腳下;咱們的城市裏,只能在盤子裏看到這樣的妙齡乳鴿;至于那電影裏可愛的《小豬寶貝》,正合燒烤全豬的尺寸。最近在網頁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海外中國人回廣州的觀感,他看到餐館外面拴著頭活驢,門前的口號是“驢肉賽龍肉”,賣野味的菜單上不僅有穿山甲、娃娃魚等珍稀動物,電視裏還播出了貓頭鷹、天鵝被人吃掉的新聞。美國市場上買不到動物下水,中國人不僅吃下水,更有人嗜食雞屁股,豬大腸。那運行糞便的肛腸,自有技巧教你搓洗,腸壁內堆積的脂肪,經辣椒紅油爆炒,別具風味。中國人還有一絕,女人要吃山東大叫驢那驢皮熬出的膠凍補血,男人要剁雄性驢、狗腿檔裏的家夥吃了壯陽。把這些說給美國人聽,美國人搞不懂;那驢狗的把把都被你煮熟切碎嚼爛了,怎又能增強你的性威力。最後,人家只好問一句:你們這是怎麽啦?還有什麽是中國人不吃的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21

Oryzias楼主Lv.45 发表于 2010-7-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香港 环球全域电讯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講過一個笑話,說她妹妹學法語,後來看見蒼蠅,就用法語驚叫。孩子媽在一邊說道:叫什麽叫,沒見過蒼蠅嗎?你就是在蒼蠅中長大的!筆者也是中國生中國長,現在雖然得了便宜到美國來,也能和鬼子說英語,但以前也是吃驢肉狗肉烏龜王八的。小時家住武漢東湖邊,父親釣魚我送飯。他運氣好的時候,眉開眼笑回來,王八泥鳅都是菜,全家開葷打牙祭。不像後來,說是甲魚防癌,身價翻倍。

    從親身體會來說,我先要為中國人辯護一把:咱們為什麽好吃嗎,那是餓的呀!我過去聽說廣東人吃老鼠,後來我住在廣州,沒見有這道菜式。吃老鼠這故事,來自困難年代。六十年代的大饑荒,餓死不少人。那年頭,人什麽不吃?以前聽友人王小波聊天,他說他當時上小學,每天上課啃鉛筆,把鉛筆都啃禿了。我父親說他有一次好不容易在食堂買到鹹鴨蛋,一邊看書一邊品味,直到有人驚叫起來:吃不得啊,長蛆了!就是七十年代,我也還記得放學後去地裏挖地米菜、揀木須菜。還有一種東西黑呼呼的,長在草裏,大概是苔藓類植物,我們叫它地鳝皮,揀一籃子炒一盤子,連洗不淨的泥沙一起進肚。後來我下鄉,對此尤有體會。那年頭講究交“忠字糧”,農民留下的糧食不夠糊口。有道是靠山吃山,可是那山也是窮山,早就不見野物。可吃的不過是春天的樹葉。農民捋下新生的檀樹葉摻到鍋裏煮飯,用槐樹花貼餅子,吃紅薯藤。還有一種東西叫“牙門乃”,是種酸酸的野果,在山上幹活時,誰要發現了它,就走不動路了,圍著那樹吃,連籽都不吐。這就是那年頭上級號召經常吃“憶苦飯”的真正作用,吃過了糟糠豬菜攪過的糊糊,誰不感謝當下的生活甜蜜。

    在我父母那一代,解放後日子也一直是過得緊緊巴巴的。我父母月收入一百二十元,合十五個美金。盡管如此,家裏每人夠了平均三十元人民幣的生活費,不能向政府要補助。那年頭,肉蛋糖等都是要票的,偶而臭魚、破蛋、肥肉不要票,降價處理。碰上這樣的機會,我父親就會奢侈地搶購一回。買了臭魚,父親說多放點醬油就行了。他讓我們兩個孩子吃肉,他自己吃魚腸子。我們不吃的肥肉也都給父親吃,到了晚年他有心髒病,讓我們後悔不已,誰說不是當年吃那些爛魚臭雞蛋害的。在沒有冰箱的年代,我父親還有不少點子保留剩飯剩菜,例如煮後密封、吊在通風處以竹籃遮蓋、泡在涼水裏。就算是飯菜馊了,開水煮過還是吃掉。我父親的主意並非特別,中國城市百姓都這麽過日子。咱們著名的臭豆腐,就是從馊飯菜裏發明出來的。傳說那舊社會的王老五每天出去打工,回來鍋裏剩半塊豆腐。吃了好幾天,豆腐早腥臭無比,他還舍不得扔,蘸了鹽就著豆腐上長出的白毛繼續吃,倒吃出了特別風味。我的美國鄰居說,橡子有毒,但印第安人有辦法去毒,把它作成食品。我說中國老百姓以前吃過橡子面,現在那種魔芋豆腐,就是摻了橡子面做的。

    吃得是這樣混雜,肚腸裏更有好戲。現在中國小孩裏有了不少肥胖者,這是富貴病。我們小時候,常見病是長蛔蟲。孩子臉上一片片白毛癬,甚至在肚皮那摸到一個一動一動的小包,那就是它了。街邊店鋪小攤上,到處可見花花綠綠的寶塔糖,便是影蟲的。有時不用打,自己拉出來,又白又長,還是活的。最可惡的是拉了半截沒了力氣,不能不用手去拽。誰要上過當年的公共廁所,肯定記得這靜物裏的動物。旅英女作家虹影在小說《饑餓的女兒》寫到家境更貧困的孩子,吃飯吃得把碗扔到空中,從嘴裏噴出蟲子。我看電影裏妖精鑽進了悟空肚中,令他滿地打滾,立即想到孫悟空需吃寶塔糖,屙了這妖精。

    雖說寫到了極是不雅之處,可是饑餓年頭,便是這等惡屎,也能救人活命。我曾推薦傑姆教授讀一本中國人的英文傳記,以便了解孔孟數千年之後中國知識分子的生活。這本書叫《中國先生之子》,是一位當年右派的經曆。他原是做翻譯的,後被解回老家務農。全家老小靠他吃喝。他每天三更即起,走幾十裏路到鎮上公共汽車站的廁所裏偷大糞,回來倒進自家茅坑裏,摻水攪均勻,然後交給隊上掙工分。隊裏人詫異他家人怎麽這麽能拉屎,都說:“這位何同志家裏開了造糞廠,他是個巴巴頭子”。有道是藝多不壓身,讀書人的頭腦如何派上用場,由此可見一例。

    把我的論點發展一步,饑餓時發現的食源,年頭好了還能不吃嗎?狀元還念及第粥呢。我在另一本傳記裏看到,作家文革時坐牢的一位難友,唯一的誓願就是:有朝一日出生天,一定要一家一家吃館子,吃它個夠。翻譯這本傳記的老外說:不懂食物在中國文化中至關重要的作用,就不能充分理解饑餓在中國的特殊含義。早在公元前的十二世紀到三世紀,就有文獻提到那種煮飯的器皿,說它是“國家的首要象征”。另有一位人類學家描述中國人的創造性說:中國人,無論窮富,都有本事把任何搞得到手的東西弄成吃的。“食品和吃在中國的生活方式中占有中心位置,它也是中國道德信仰的一部分”。這就涉及到環境倫理這門課的主題了。讓我簡單地說:自然,對于西方人來說,是研究認識對象;環境倫理就是探討人應該和自然建立怎樣一種合理的關系。可是,自然,對于中國人來說,我的感覺是:它是食品的來源;自然就是什麽是可吃的以及如何把它變成可吃的東西。靠山吃山、坐吃山空、一招鮮,吃遍天……這些俗語的寓意方式不一樣,都把吃作為生活的根本來看待。

    魯迅說中國人只有兩種時代,一種是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一種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那意思可解為:一種是有吃的時代,一種是想吃而不得的時代。讓我以美國學生看過的中國電影《活著》來舉例,影片最後是葛優和鞏莉去上墳,回來後一家老小一起吃飯。鞏莉靠在床上吃,小外孫坐在小板凳上吃。這就是咱們和平年代的圖景,終于吃上飯了。所以也要給死者供飯,讓他們知道現在日子好了。“永慶吃餃子,鳳霞看照片”。為啥讓鳳霞看照片呢?因為她難産死了,沒見到孩子。可她為什麽不治呢?那婦産專家挨鬥餓得半死,連吃八個饅頭,噎過去了。吃,就這樣貫穿中國人的生和死。我記得,有幅照片是拍瞿秋白烈士就義前情景,在那個小亭子的方桌前,有酒有菜。瞿秋白正斟酌小飲,這才叫從容赴死。形容身體好,人們說能吃能睡。吃飽喝足,象征生生不息。有吃的,這叫活著,沒吃的,就造孽了。

    所以當這裏的教授說要到廣州去,我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歡迎啊,我會帶你去嘗各種傳統小吃、海鮮活魚。我眼前出現了廣州上下九那些熱氣騰騰的小街,街邊的豆漿店美不勝收的盤菜茶點,還有熱湯裏沸騰的牛雜蘿蔔、姜醋豬蹄。我還沒有告訴他,你要冬天去,粵菜裏有道龍鳳熱湯,是水蛇烏龜和雞熬到一起。你要夏天去,川菜裏有種紅油鴨舌;過去那是禦膳,皇帝才有的口福。鴨舌跟剛成形的柳樹葉一樣細小,你想想,炒一盤須得多少鴨子。教授搖頭道:哇,殺生啊,太不好了。真是兜頭一瓢冷水,讓我思量許久。

    我後來告訴他,你住在美國南方這片富麗家園,擁有所有我可以想到的生活樂趣;你到廣州來,我能讓你如何欣賞我們的生活?那裏的城市,一千個人擁有的綠蔭沒有這裏一家人擁有的大。一位美國教授到中國北京,朋友好不容易擠車帶他去香山,指著遠方說:那就是著名的香山紅葉。該教授說:我的天,這就是咱們長途跋涉的理由。在美國俺家後院就是一片紅楓樹。在我家廣州,河流是黑色的,城市充滿噪音。無數的機動車堆積在橋梁上,人們習以為常;哪像美國,稍有堵車,車裏的人就做嬰兒狀。我總不能讓你欣賞這些吧?如果你對城市百姓唯一的生活享受——吃又毫無興趣,你這不是難死我嗎?

   一位香港教授到中國蘇州開會,後來寫文章說中國人請客如何浪費。我到香港也被朋友招待過,主人一般都不多點菜。不像大陸人,從餐前小食、酒水、正菜、到餐後甜點、水果,一定是一道道都叫齊了,才算請客。我這裏說的不是公費花消,只想解釋一下普通中國人請客鋪排的心態。富貴的客人不領情,活活把咱好心當了驢肝肺。文革後我家有位親戚到武漢來,他是位大人物,不然也不會在秦城關八年。見了他,我媽脫口而出:哪天到我家來吃飯?回到家後,我父親和母親硬是爭論不休。父親說:你豈敢說這樣的話,咱們有多少錢,請他如何請得起?說出的話覆水難收,最後我父親是牙一咬眼一閉,估計揣上了整月的生活費,想好了客人走了借錢渡日,把大人物和其他親戚請到東湖風景區的館子裏吃了一頓。我父親因為常常義務給風景區景點做翻譯,結果那家館子只收了基本費用,總之大大低于父母的預算。這樣他們回來,總算笑逐顔開,戰火平息。多少人罵中國人要面子,可曾想過,要面子也是人之常情。那點面子也不要,讓親戚為主人家的窘迫愁死嗎?再說,尋常中國人家裏有點啥?又如何能像美國人那樣,領著親戚參觀住房,樓上樓下,前後花園;或者開著車去看自家的田産,郊外的風景
You can kill a man but you can't kill an ide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ryzias楼主Lv.45 发表于 2010-7-6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香港 环球全域电讯

    我在美國人家做客吃飯,發現他們是真的不講究。早上起來燒壺水,煮咖啡沖茶,冰箱裏隨便拿點面包牛奶水果,也不一定全家等到一起。中午上班的人帶塊三明治,回家的人切點番茄、洋蔥,面包上塗點抹點,就杯冰水或果汁;這又是一頓,連火都不動。晚餐時主婦也許做個濃湯,切上生菜,再拌個面條、通心粉之類,或者現烤個面包,那就很正式了。美國人不勸酒,不給客人夾菜,就餐的方式是中國人最禁忌的那種——端起盤子往自己碗裏趕;想吃什麽自己拿好了,不用瞅旁人。

    我們中國人要十個盤子八大碗才叫待客,家常便飯可不敢讓客人吃。那叫不懂禮、小氣。好東西留來待客,本來也是美德;物稀為貴,互相分享嘛。可是從前的過年飯菜現在也很尋常了,中國人的胃口卻日新月異。擺宴席公款吃喝這還不算,進嘴的東西是稱奇鬥勝。今年一月中國警方搞了個拯救野生動物的“南方二號行動”,四天裏雲南公安收繳野生動物2799頭,還有各種野生動物制品,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老虎、野象、豹子、巨蜥、野牛。這些動物被剁頭、剝皮、吃肉、剔骨;總之是被人吃、穿、賣錢用。昆明的公安在酒樓裏抓到活著的梅花鹿,在機場堵截了200只鹩哥。福建省內收繳的野生動物有鹿、巨蜥、蟒蛇、綠孔雀、白頸長尾雉、穿山甲、虎紋蛙、蘇門羚羊……至于那些在餐館裏已被殺戮的動物則數不勝數。就是現在廣州的菜市場上,每天有多少烏龜、王八活生生地被人敲碎骨頭。

    美國人也有吃鹿肉的,那是在法定的時間和地帶,有許可證的人才可以獵鹿。不僅虐殺動物犯法,把山上的野花挖去賣錢也違法。小朋友踏春看花,都是舉著放大鏡,絕沒有折花枝、揪樹葉的。這是人家的習慣,再加上法律的規定。家院前絢麗的玫瑰、滿大街的郁金香,管自開放,沒有人去碰。我路過一個田家,那主人自己圈了一片地,在裏面養了些他喜歡的動物。我經常看見高高的鴕鳥在那裏走動,而它的中國家族的鴕鳥蛋,正被標價55元一個賣了給人炒著吃。友人達格瑪開車外出,不僅給鹿讓路,發現一個烏龜在路上爬,她也要停下車,把烏龜揀起來,送它去樹林裏。我在新奧爾良的公園裏看見,水池裏有兩只手掌大的小野鴨。它們見了人就遊過來,像孩子見了媽要吃的。遊人愛憐地看著它們,還要說:啊,baby,不知道你在這兒,沒帶什麽。從水池邊走了好遠,進到樹林裏,我才發現,兩對鴨夫妻正趴在那裏曬太陽,毫不擔心自己的孩子。湖面上,浮動著成群的野鴨和天鵝。江山如畫,而萬裏之外我們中國,正艱難進行著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戰役。

    兩相比較,我就不好意思再跟美國人台杠,說你們也吃肉。中國現在沒有饑荒,為什麽人們如此貪婪,不僅是逮著什麽吃什麽,而且是吃它個窮凶極惡,山珍海味亦不滿足,山窮水盡也不在乎。為了眼前吃飽喝足,整條整條的河流汙染,整個城市的水源面臨威脅,青藏高原植被破壞,水土流失,黃河壺口瀑布萎縮……類似的報道有多少?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寫過這樣的城市噩夢,有兩個城市已被垃圾包圍,每個城市都極力把自己的垃圾推向對方,很快這個比賽就要見分曉,一座城市的垃圾將掩埋另一座城市。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生物倫理學教授彼特 .辛格提出,把人的利益放在其他物種的利益之上,這叫“物種主義者”,是完全錯誤的。美國一些保護動物組織的成員甚至到大學的實驗室裏去解救兔子、老鼠。還有的人要求說,拿動物做實驗時,必須盡可能減輕它們的痛苦,因為動物也會喊疼的。這些人說的動物權利,和我們中國人說的保護環境還不完全是一回事。我們所說的,依然是以人的利益為中心。人這樣殘殺動物虐待環境,叫做人欲橫流。我們不僅正在滅絕其他物種,而且我們自己就生活在這種貪婪和殘忍裏,並終將被這種貪婪和殘忍所毀滅。

    讓我再以兩個吃的例子作為舉證。文革期間我第一次到廣州,看到菜市場賣活的猴子,它被關在籠子裏。我聽說有這樣一種吃法,在吃火鍋的桌子中間挖一個洞,正好露出猴子的腦門心,大家就把這鮮猴子的腦髓用勺子挽來吃。這種說法我不敢信,問題是:就算是編派廣東人,為什麽會産生這樣的編派?文革期間江西有位女性李九蓮,她作為政治犯被槍殺前,有人在刑車上按住她剖腹,生生取走了她的腎。連這樣的事情都發生過,活吃猴子又算個什麽。有關吃猴子,我還曾聽一位軍隊作家講過一個故事。說的是當年右派平反了,他的朋友為他舉行歡迎會,請他吃飯吃猴子。右派心腸軟,說不要吃吧。結果他到了關猴子的籠前,看見衆猴子一致推出一只猴子,作為這頓飯的犧牲品。看到這一幕,右派腳一跺:吃!

    我估計這是瞎編的,但它何嘗不是中國政治運動裏犧牲者——人的處境!美國人也有好戰的時候,打朝鮮、打越南,打到別的國家裏;種族歧視引起的暴力沖突以及近年來的校園槍擊事件一直沒有斷絕。但是相對來說,在美國這塊土地上,南北戰爭後一個多世紀,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戰事。有些老城的街區,一些巴洛克風格的住宅座落在花園裏,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曆史。試想一百多年來,中國人經曆了多少戰亂?如果有一百年的和平建設,中國又將如何?文革、浩劫都有結束的一天,但是人們的心態改變了。戰亂是恒常、和平是短暫;撈一把算一把,苟活于亂世。給下輩人留條幹淨的河、留點地方種樹?這輩子怎麽過還想不過來呢。

    幾年前我在《羊城晚報》上讀到一個報道,實在駭人聽聞,我一直希望有人證明它是虛構。文中說道,記者去一個林區養殖場,那裏人工圈養著熊。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舉著粗大的針筒走近籠子時,所有的熊都開始哀號。這裏的人就這樣活活抽取熊的膽汁,被抽過膽汁的熊攤在地上,縮成一團。美國這裏,有些保護動物組織的成員寄出抗議信,那些拿動物做實驗的科學家打開時,信裏包著剃須刀片。這般活抽熊膽汁的人員真該慶幸,他們離美國遠著呢。
You can kill a man but you can't kill an ide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ryzias楼主Lv.45 发表于 2010-7-6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香港 环球全域电讯


    美國學者講到中國文化、中國宗教,總會說到孔孟老莊。也許在有些人看來,那是永世的中國文化,對活的中國,他們並沒有興趣。我聽到如此的中國,總有種要發瘋的感覺。因為我不知道自己算哪門子中國人,也不知道咱們怎麽就把那個天人合一、沈思冥想的中國丟失了。

    當我說道今天的中國時,我知道自己也是不領情。人家好不容易在咱們中國裏找了點玩意,你還要去掃興,像個賣國賊。我問我自己,中國傳統裏就沒有好東西嗎?當然不。我愛中國的語言,中國的詩詞,中國古典文學藝術,那是中國知識分子精神的飨宴。

    英文裏翻譯《詩經》裏的一段:

A moon rising white
Is the beauty of my lovely one.
Ah, the tenderness, the grace !
Heart's pain consume me.

   美國的學生問道:你看見月亮咋就想到自己的愛人呢?我想不出什麽道理,只能說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小孩還不會說話,當媽的就會念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自己當了媽,也給我的孩子念叨。所以當我們看見月亮時,就會想親人、想家、想到月下的童謠“月亮走,我也走,我給月亮背笆簍”;還有,想吃月餅。

    某個冬日黃昏,我從圖書館裏出來。教堂鍾聲在暮色裏回蕩,古老的石頭建築底層,燈光一片橙紅。一棵棵高大的白橡樹舉手向天,這景色仿佛持續了一百年,還會繼續持續。而再過幾個月,我就要回國了。這個地方,也許我一生都不會再來。想到這裏,頓時感覺時光幻變。樹葉是敏感的,到了季節它就一片片落下來;像我這樣一個中國人是敏感的,看見月亮就不免想到羁旅、客棧、床前明月。可是時間是不敏感的,它一路流逝,不介意誰的傷懷。我周圍的美國朋友似乎也是不敏感的。聖誕前一個月夜,他們約我到附近的中國餐館吃飯。回來開車上山,好一輪明月當頭,堂堂輝映道路。我說:在中國,月圓就是團圓的日子。美國朋友說:你知道月亮為什麽這麽圓嗎,因為今天是月亮運行軌道離地球最近的一天。瞧,美國人的思維是這樣的。

    我教一位教授學中文,也能感到中英語言文字多麽不同。我們每一字都是一幅畫、一個故事,字裏有字,虛實不定。還有,中文教科書裏啓蒙的句子非常熱情:歡迎你,很高興見到你。正像我們中文裏“親愛的你”,每一個字都有極深的感情。而在英文裏,Dear常常是個客套,並無特殊意味。英文課本開篇裏,我們學的是:這是什麽,那是什麽?實實在在:這是書,那是筆。

    我們的感情被語言琢磨得多麽細膩啊,看見落葉和月光,那是一定要想到春花秋月、想到故國不堪回首的。每個熱愛漢語言文學的人,都能一絲一縷地體會到人生的愁緒。漢語的美盡在這種生命有限,時光無窮的浩歎裏。這樣一種哀痛,化做對生命裏許多細節的精雕細琢,于是乎有美食,有感傷的詩詞曲賦。為推敲一個字,詩人不惜琢磨一輩子。中國什麽都不發達,惟有語言,數得上是世界之最。

    我在電腦前打字時放一點音樂,以壓倒電流轟轟響的聲音。有時我反複聽一段西人的彌散,那也很美,是人間向天國的傾訴。由此我想到,西方人沒有中國人那麽感傷,他們有上帝。他們的信仰是,天堂裏生命更美好。看見今天的落花、此世的月亮,為什麽要傷心呢?天國的玫瑰遠勝過人世。可是,中國人的感覺不是這樣的。今天的月亮明天不會再有。今天的相聚可能就是永別,今天的黑發正在變成白發……我們活在有限的此世,不相信來世更好。中國人對生命的感知,處在現世這個致命的刻度下。問君能有幾多愁,如此曠世的疑問,真是要多少有多少。當我換上中國音樂聽的時候,我就覺得,那裏面全是眷戀。哪有什麽天國?天上雲霧雨雪,都是人世纏綿。

    當我教外國人中文時,我不知道怎麽能教出這種中國人的愁腸百結。或許,這是不必要的;可是沒有這樣的情懷,怎麽能明白中國古典詩詞之美?那種對山河歲月的感歎,全是因為這一切都不再有。所以在我看來,中國的語言藝術是登峰造極,它志在窮盡有限人生和無限時間的沖突,它的中心是緬懷和記憶。所有的詩篇都向著過去、無限留戀過去。在這夢想的詩學世界,過去的一切得到美化。中國人的傷痛和對現實的不滿,從而得到安撫。

    所以我們不樂意把自然和個人感情分開,自然是感性的自然,月亮是風花雪月。個人生命如此短暫,誰願意獻身自然的奧秘、科學的發現?讀書人被這樣的天人合一觀念陶冶,理性思維殘缺不全。我們缺乏把自己和自然分開的態度,缺乏精確地表達事物的習慣,缺乏探索自然的意志。一不是一、二不是二的修辭想象有利于詩人作驚人之語;用在日常生活裏,人人學會詭辯。所以我們信畝産萬斤糧、對各種豪言壯語癡迷狂熱。這種內心和現實的分裂,這種自我麻醉和化解的能力,是中國人普遍的生存謀略。
You can kill a man but you can't kill an ide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ryzias楼主Lv.45 发表于 2010-7-6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香港 环球全域电讯


最後我要回到中國人的吃和環境倫理的話題上。觀察了美國人對待動物和環境的態度,老實說,我不知道,我們如何能從現今這種嗜殺成性的飲食風氣轉變到給烏龜讓路這一步。正如和美國人說到文革,他們也問:究竟是為什麽一個文明悠久的民族會如此荒唐野蠻?

    事實上,我們曆史裏一直都有著極端的荒唐野蠻。把過去的文化看作一座靜止的文明宮殿,這是把曆史孤立起來,並且理想化了。在這一點上,魯迅真了不起,因為他敢打開天窗說亮話,把中國的曆史叫做吃人。《狂人日記》雖然是篇小說,但那故事和史實是孔孟書裏看不到的。它實在應該成為外國人認識中國的入門書,而今天的中國人更該時時反思:

    我們的曆史早有吃人的記載。《左傳》上提到,公元前488年,被包圍的城民曾“易子而食”。

    這不叫殘無人道,在封建傳統道德裏,吃人者可以是美德表率。公元前七世紀的易牙是齊桓王的奸臣和他最喜歡的廚子,齊桓王說他沒吃過小孩肉,易牙把他自己的兒子煮了給國王吃。

    吃人作為懲戒和效忠行為,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1907年革命黨人徐錫麟暗殺滿清官員被捕,他被處死後,他的心肝被凶手挖去炒肝尖。

    經曆了中國後半個世紀一系列政治運動的中國人,對狂人的瘋話更不陌生:想吃別人,又怕自己被吃,每個人都死盯著對方,誰也不敢相信。狂人是個先覺者,他為這種相互提防、相互吞噬的社會所痛苦,他更為自己痛苦:誰知道我是不是無意中也吃了我妹子的半片肉?我還想多一句嘴:在文革裏,我們何嘗無意,我們有意地吃了自己親人、同胞的多少片肉!

    我用魯迅小說裏的話結束這篇課堂發言(我用的是英譯本,手邊沒有魯迅中文原著,請容我引如下英文):
    How comfortable life would be for them if they could rid themselves of such obsessions and go to work, walk, eat , and sleep at ease. They have only this one step to take. Yet fathers and sons, husbands and wives, brothers, friend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worn enemies, and even strangers, have all joined in this conspiracy, discouraging and preventing each other from taking this step.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
You can kill a man but you can't kill an ide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_xiaokeLv.19 发表于 2010-7-6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天津
{:4_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月轮Lv.53 发表于 2010-7-6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房山区
中国饮食文化究极可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okeyplayLv.18 发表于 2010-7-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厦门思明区
写的太贴切了。。。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okeyplayLv.18 发表于 2010-7-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厦门思明区
How comfortable life would be for them if they could rid themselves of such obsessions and go to work, walk, eat , and sleep at ease. They have only this one step to take. Yet fathers and sons, husbands and wives, brothers, friend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worn enemies, and even strangers, have all joined in this conspiracy, discouraging and preventing each other from taking this step.

如果人能除去自我的成见,然后安逸的食衣住行,日子会相对的变得惬意。这些都仅仅是一步之遥而已。
可惜的是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老师,学生,世仇,甚至于陌生人都陷入了这个阴谋里,彼此阻碍着对方踏出这一步。

翻译的不好,请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虫王Lv.5 发表于 2010-7-6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韶关
怎么说呢。
中午有一道菜是老家带来的小鱼干,全都是麦穗。{:4_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