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濒危鱼类

[复制链接]
36528 88
英雄Lv.2 发表于 2006-9-16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北区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9/20069162233515056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属圆口纲,七鳃鳗目,七鳃鳗科,七鳃鳗属。俗称:八目鳗,七星子。英文名:Arctic lamprey 。   濒危等级:易危。   体呈圆柱形,尾部侧扁。头的两侧各在眼睛之后有一行7个分离的鳃孔,鳃孔与眼睛排成一直行共8个象眼睛的点,故通称八目鳃。鼻孔单个,位于头背面两眼的中间;鼻孔后方有一个白色的皮斑,为感光皮。头前腹面有陷入呈漏斗状的吸盘,张开时呈圆形,周缘的皱皮上有许多细软的乳状突起。口在漏斗的底部,口的两侧有许多黄色角质齿,口内有肉质呈舌形的活塞,其上亦有角质齿。皮肤柔软光滑,无鳞,侧线不发达。无胸鳍和腹鳍。背鳍2个,其长约相等,后面的背鳍与尾鳍相连,鳍条软而细密。生活时背呈青色带绿,腹部灰白色略带淡黄,尾鳍及后背鳍的边缘黑色。   七鳃鳗为典型的洄游性鱼类,部分时期在海中生活。秋季由海进入江河,在江河下游越冬,翌年5-6月,当水温达15℃左右时溯至上游繁殖。七鳃鳗选择水浅、流快、砂砾底的水域进行挖坑筑巢产卵,雄鱼以吸盘吸着雌鱼头部,同时排卵、授精。卵极小,每次产卵8-10万粒,卵粘在巢中砂砾上。产卵后亲鱼全部死亡。卵孵化后不久即成为仔鳗。仔鳗营泥砂中生活,白天埋藏在泥砂下边,夜晚出来摄食。此阶段的仔鱼与成鱼很不相象,口吸盘不发达,呈三角形,称为沙隐幼鱼,过自由生活。七鳃鳗的寿命约为7年,幼鱼在江河里生活4年后,第5年变态下海,在海水中生活2年后又溯江进行产卵洄游。   七鳃鳗为肉食性鱼类。既营独立生活,又营寄生生活,经常用吸盘附在其它鱼体上,用吸盘内和舌上的角质齿锉破鱼体,吸食其血与肉,有时被吸食之鱼最后只剩骨架。营独立生活时,则以浮游动物为食。仔鳗期以腐植碎片和丝状藻类为食。生殖时期的成鱼停止摄食。   七鳃鳗分布于东北地区各江河。除本种个体较大之外,另有2种陆封性七鳃鳗,即东北七鳃鳗(L. morii , 英文名:Yalu River Lamprey)和溪七鳃鳗(L. reissneri ,英文名:Asiatic brook lamprey),但个体均较小,终生栖息于江河内,无洄游习性,数量也很少,均处于易危状况。   七鳃鳗的成鱼个体大者可达60厘米以上,重约0.25公斤左右,可供食用。它含脂量高,为名贵食用鱼类。鱼体还含莙荙硷(befaine)、肌氨酸(creafine)等,此外,蛋白质、维生素A、D的含量都较高。七鳃鳗鱼体可入药。药性味甘温,有滋补强身的功效;多用以治疗口眼歪斜、夜盲症、角膜干燥等症。   日本七鳃鳗的资源量相当少,处于易危状态。致危原因主要是受水土流失的影响,产卵场和幼鱼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加上水质污染影响了生存环境。目前尚无有效的保护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88

爱斯基摩人Lv.20 发表于 2006-9-17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九龙坡区
<p>好强的贴子呀。。&nbsp; 精华呀。。。</p><p>支持。。</p>
断楼党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 20: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英雄楼主Lv.2 发表于 2006-9-16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北区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9/20069162238118200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鳇(Huso dauricus)属鲟形目,鲟科,鳇属。俗称:鳇鱼、东亚鳇鱼、牛鱼(古名)。英文名:Siberian buso sturgeon 。   濒危等级:易危。   CN(1996)EN CITES(1997) 附录Ⅱ。   体粗长成圆锥形,头、尾尖细。头略呈三角形,吻长而较尖锐。口下位,宽大,新月形。口的前方有2对触须,内侧一对较向前。眼小,距吻端近。左右鳃膜相互连结。身上有5行纵列的菱形骨板,上有尖锐而微弯的刺。鱼体其它部分的皮肤粗造无鳞。背骨板10-16个,较大,在体的背部正中,从头后直至尾鳍前方。左右侧骨板各为32-46个,从鳃孔上角后面直至尾鳍基部。腹侧骨板各为8-12个,自胸鳍基部直至腹鳍基部。背鳍位置远在体后方。尾鳍歪形,上叶长而尖。体表为黑青色,两侧黄色,腹面呈灰白色,背骨板为黄色,侧骨板为黄褐色。   鳇生活为于江河中下层的鱼类。常年栖居于淡水,不作长距离洄游。喜生活在大江夹心子、江岔等水流较缓慢或者是急流漩涡处的砾粒质和砾质水底。不喜群集,常分散活动。风大和涨水时游动异常活跃,常见有翻滚跃动的现象。退水时活性较差。冬季在大江深处越冬,初春开始向产卵场洄游。性成熟需16年以上,体长1.6-2米时,才能达到性成熟开始繁殖。产卵期为5-7月份,水温为15-17℃,产卵在水流平稳、水深2-3米的砂质江段处,卵粘着在砂砾上。其怀卵量依鱼体大小而不同,一般为40万至300万粒,卵巢重量多为17-38公斤左右,大型个体的卵巢重达75公斤。成熟卵呈灰黑色,每粒似豌豆大小。鳇的幼鱼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水生昆虫幼体为食;一龄后转食鱼类。鳇的食量相当大,它的肥育期正值大麻哈鱼溯河而上,常窜入鱼群中捕食大麻哈鱼。有人曾解剖一尾250公斤重的鳇鱼,发见其胃内食物竟有15公斤之多。生殖期间停止取食。   鳇鱼是黑龙江省的特产鱼类之一,资源也比较丰富。鳇鱼体重一般在50-150公斤。据1979年测量142尾的资料统计,平均每尾长2.4米,重140公斤,年龄以22-40龄的个体为主。其中一尾长达3.9米,重501公斤,年龄54岁。1980年还捕到一尾重达542公斤的个体。鳇鱼肉味鲜美,无刺,为上等水产佳品。其卵经盐渍成为“鳇鱼籽”,与鲟鱼的鱼籽都可制成国际市场上抢手的名菜“黑鱼籽酱”。这种鱼籽价格昂贵,转售给法国每公斤为58美元。据说法国进一步加工后,每公斤可售300美元。目前黑龙江省萝北等地已能加工鱼籽酱外销。鱼鳍加工后即成名菜原料鱼翅,不亚于传统使用的鲨鱼翅。鳇鱼鳔的内壁很厚,鳔和脊索都可制成鱼胶。鳔还可入药,其成份含骨胶原(collagen)达80%,加水煮沸则水解成明胶。其性味甘、咸平,有滋补强壮之功效,用以主治妇女白带过多、恶性肿瘤以及男子肾虚遗精等症。   我国的赫哲族善于捕捞鳇鱼。每有佳宾造访,赫哲人必摆出丰盛而名贵的鳇鱼大宴。从生到熟,从冷到热,洋洋洒洒10几个大碗,堪称奇观。特别是精制的鳇鱼翅、鳇鱼鼻、鳇鱼籽、鳇鱼毛,足可与燕窝、熊掌媲美,是颇难品赏的珍惜。   根据资料,至19世纪末,黑龙江的鲟和鳇的资源几乎尚未开发利用,自然存在的种群数量较大。从20世纪始,一经开发捕捞,便存在捕捞过度问题,资源遭受破坏,产量急剧下降。本种个体大,性成熟年龄甚迟,加上幼稚鱼期成活率特别低,补充群体数量小,恢复期缓慢。目前种群资源由于滥捕亲幼鱼而致使处于易危状态。鳇不仅是我国黑龙江流域特有的大型鱼类,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在学术研究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英雄楼主Lv.2 发表于 2006-9-16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北区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9/200691623228560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高体白甲鱼(Onychostoma alticopus)又称高体铲颌鱼。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高身鯝、赦免、兔仔。英文名:Sharp-jaw barbel 。   濒危等级:易危。   体高而长,稍侧扁,背鳍前方为最高处,腹部圆,尾柄细。头小而短,头顶显著隆起。吻短,宽圆。吻皮向下伸展覆盖上唇。口下位,横裂,下颌具锐利角质缘。无须。眼小。侧线前段微弯,侧线鳞43-44。背鳍无硬刺,起点近吻端,前于腹鳍起点;臀鳍外缘平截;尾鳍尖长。体背侧青灰,头略带黑色,腹部银白,鳃盖下缘、偶鳍及臀鳍粉红色,背鳍灰黑,鳍膜红色,尾鳍暗黑,中间浅红色。   一般生活在山溪的中游,常喜在水流湍急、底质为砾石的小河及水流量较大的溪流中栖息。以刮食附着于石面上的着生藻类和水生昆虫等为食。   本种仅分布于台湾省南部和东部的河流和山溪。为我国台湾省特有种。   本种过去曾为台湾省产的淡水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近期由于河川自然环境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水利建设工程引起水文条件变化,水流量减少,水位降低,鱼类正常的繁殖和生活均受影响;工农业废水的排放造成水体水质的恶化,原有生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变;加之过度捕捞等综合因素,促使本种数量的急剧下降。现已处于易危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英雄楼主Lv.2 发表于 2006-9-16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北区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9/2006916232517924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叶结鱼(Tor(Parator) zonatu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结鱼属。俗称:五涧鲮、红尾勾、高鲮。英文名:Trilobed-lip barbel 。   濒危等级:易危。   体长而侧扁,背部隆起,腹面平,尾柄细。头大。吻稍尖。前眶骨前缘具缺刻和裂纹。口下位,呈马蹄形。唇肥厚,紧贴于颌的外表,上唇不分叶;下唇明显向下卷,在颏部有发达的舌状中叶,后端卷缩稍尖,末端超过口角;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须2对,吻须细弱,口角须长。侧线鳞44-50。背鳍刺粗壮,具锯齿,有一向前平卧的倒刺;臀鳍长,后伸达尾鳍基;尾鳍深分叉。体浅橄榄色,背部鳞片具黑边,体侧有5条带状垂直斑纹,其间具大黑点,背鳍膜末端微黑,尾、臀鳍橘红色。   为江河中下层鱼类,栖息于多岩石的深水底层,尤其喜欢在清澈的激流中生活。健泳,常集群活动。以底栖动物为食。生长速度较快。一般3冬龄达性成熟,春季3-4月在激流滩头产卵。   叶结鱼分布于西江水系干支流中。   由于捕捞过度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水质恶化等原因,对鱼类正常生活和繁殖产生很大影响,使其资源量显著减少。目前,在西江水系中尚存一定数量的个体,但与以往相比个体数量已显著减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英雄楼主Lv.2 发表于 2006-9-16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北区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9/2006916233306040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角鱼(Epalzeorhynchus bicorni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角鱼属。俗称:红眼鱼。英文名:Bihorned barb 。   濒危等级:濒危。   体细长,前端近圆筒状,后端侧扁。头小。吻圆钝,两侧各有一可活动的三角形小侧叶,吻皮向腹面扩展,盖住上颌,边缘成流苏状。口下位;上唇消失;下唇与下颌分离,前缘腹面有一横带,上被小乳突。两颌具薄角质缘。须2对;吻须位于吻侧沟的始端,较眼半径长;口角须颇小,隐于口角内。鼻孔周围有白色小颗粒,疏密不一。侧线鳞36-38个。体背和侧部青灰色,杂云纹斑,腹部灰白。背鳍上部和臀鳍中部灰黑;尾鳍下缘黑色,其余浅灰色。眼为红色。   主要栖息于底质多岩石清水江河的下层。刮食着生藻类。体型较小,体长一般100-150毫米。   角鱼属为东洋区一特有属,共有数种,以中南半岛为分布中心,向南伸展达苏门答腊,向西至印度。本种在国内仅发现于云南泸水县及保山县(属怒江水系),为偶见种类;在怒江下游缅甸的萨尔温江可能亦产。   角鱼的栖息地区往往是沿江主要捕鱼区,在无限制的捕捞中误杀是该种致危的主要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英雄楼主Lv.2 发表于 2006-9-16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北区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9/200691623425768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大眼卷口鱼(Ptychidio macrop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卷口鱼属。俗称:四方头、深眼丁、油鱼。英文名:Rat-mouth barbel , Bigeye ratmouth barbel 。   濒危等级:濒危。   体呈圆筒状,头后隆起,腹面较平直,尾柄粗短。头短而宽。吻圆钝,有侧沟通向口角。吻皮中部下包,边缘纵列成10余条具侧枝的流苏,流苏短小,其基部具多数圆锥状小乳突。下唇边缘和腹面有许多短须状突起。口小,下位,呈“∏”型。上颌尖,与吻皮分离;下颌圆,与下唇分离;上下颌边缘均具发达的角质。须2对,短小;吻须较长,末端至多伸达眼前缘。眼大。侧线平,侧线鳞37-41个。背鳍无硬刺,其起点近吻端;臀鳍长。体暗绿色,背及头部色深,腹部白色,各鳍灰色。   多生活于底质为石砾石、清澄的水体中。个体小,常见个体以100克左右较普遍。   分布区狭窄,仅西江水系的左江、邕江及柳江的部分地区。数量稀少,于20世纪80年代才被发现,属于稀有物种。该鱼对栖息地条件有所选择,在产区范围内生活的个体受到水文等环境因子改变的影响,对其生长和繁殖很不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英雄楼主Lv.2 发表于 2006-9-16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北区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9/200691623102749730.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极边扁咽齿鱼(Platypharodon extremus)又称扁咽齿鱼。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扁咽齿鱼属。俗称:小嘴巴鱼、鳇鱼、草地鱼。英文名:Wide tooth schizothoracin 。   濒危等级:易危。   体长,侧扁,体背隆起,腹部平坦。头锥形。吻钝圆。口下位,横裂;下颌具锐利发达的角质前缘。上唇宽厚,下唇细狭。唇后沟止于口角。无须。体裸露无鳞,仅具臀鳞;肩带处鳞片消失或仅留痕迹;侧线鳞不明显。背鳍刺强,具深锯齿,背、腹鳍起点相对;臀鳍位后;尾柄短。体背侧黄褐色或青褐色,腹部浅黄或灰白色。腹、臀鳍浅黄色,背、尾鳍青灰色。   适应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河流中,栖息环境为水底多砾石、水质清澈的缓流或静水水体,常喜在草甸下穴居。其食性单一,以下颌刮食水底附着藻类等为食。生殖期在5-6月开冻之后,产卵场在水深1米以内的缓流处。常见个体重为1.5-2.0公斤。   扁咽齿鱼为我国特有种。分布区狭窄,仅分布于黄河上游高原的宽谷河流。   扁咽齿鱼属高寒地带生活的种类,种群较小,分布区狭窄。生长期短,生长速度缓慢,性成熟年龄迟等因素限制了该物种的种群数量的发展。。而自20世纪50年代后,产区人口剧增,高强度捕捞导致资源量迅速下降。目前,分布区已逐渐缩小到人烟稀少的高原草甸深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英雄楼主Lv.2 发表于 2006-9-16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北区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9/20069162311970180.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乌原鲤(Procypris merus)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原鲤属。俗称:乌鲤,墨鲤,乌鲫,乌钩,黑鲤。英文名:Chinese ink carp 。   濒危等级:易危。   体侧扁,成长菱形,背部隆起甚高,腹部平直。头较小,吻较长,吻长大于或等于眼后头长。口端位,呈半月形;唇很厚,表面有许多明显而细小的乳头状突起。须2对,较长,颌须较吻须粗长。侧线微下弯,侧线鳞41-45个,背鳍与臀鳍均具强壮的硬刺,其后缘呈锯齿形。背鳍外缘内凹,基底长,分枝鳍条为16-18。胸鳍较长,末端达到或超过腹鳍起点。头部和体背部暗黑色,腹部银白;每个鳞片的前部有一黑点,联成体侧明显的纵纹;各鳍为深黑色。   乌原鲤为江河中下层鱼类,多栖息于流水深处底质为岩石的水体,亦能生活于流速较缓慢的水体底部。有短距离的洄游习性,冬季产卵后溯江上游,洪水期向下游游动。食性杂,常以口向水底岩石表面吸食底栖动植物,以小型的螺蛳、蚌类、蚬类为主,也食少量的水生昆虫的幼虫、水蚯蚓和藻类。因为吸吮是这种鱼的取食方式,所以常不免将少量的泥沙一亚带入肠管中。一般需超过2龄始达性成熟,产卵季节为11月至翌年1月;卵分批产出,呈黄色,沉性,并具一定粘性;产卵场多在水流湍急、多着生藻类的沙滩石边、沙滩尾处。   乌原鲤分布于西江水系干支流,在广西境内为普通的上等食用鱼类。市场上常见者多为0.5-1.0公斤重的个体,最大个体能长至重7公斤。产量虽不高,但其体厚,肉味鲜美可口,故被视为上等经济鱼类。   由于本种有迁移习性,而河道各支流均修建坝闸,阻碍了洄游河道,影响了它的生活和繁殖;而工业污染的排放,造成水质恶化;加之捕捞过度等因素,使其资源量下降,目前已成为易危物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英雄楼主Lv.2 发表于 2006-9-16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渝北区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9/20069162311424848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原鲤属。俗称:岩鲤、黑鲤、岩鲤鲃、墨鲤、水子、鬼头鱼。英文名:Rock carp 。   濒危等级:易危。   体侧扁,呈菱形,背部隆起成弧形,腹部圆。头小,呈圆锥形,吻较尖,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亚下位,呈马蹄形;唇厚,唇上有不大明显的乳头状突起,小鱼则完全没有。须2对,后对比前对略长,鱼眼径约等长。眼大。侧线平直,侧线鳞43-45个。背、臀鳍刺均特别强壮,后缘有锯齿。背鳍外缘平直,基底长,分枝鳍条为18-21;背、腹鳍起点相对。胸鳍长,末端达腹鳍起点。头部及体背部深黑色或黑紫色,略带蓝紫色光泽,腹部银白。每一鳞片的后部有1黑斑。尾鳍后缘有1黑色的边缘。在生殖期间,雄鱼各鳍为深黑色,头部有珠星。   岩原鲤大多栖息在江河水流较缓、底质多岩石的水体底层,经常出没于岩石之间,冬季在河床的岩穴或深沱中越冬,立春后开始溯水上游到各支流产卵。最小成熟年龄为4龄,产卵期在2-4月,产卵盛期在2-3月,据渔民反映,秋季(8-9月)也有产卵的亲鱼活动。产卵场一般分布在支流急滩下,底质为砾石的二流水中。卵淡黄色,卵产出后粘附在石块上发育。生长速度较慢,一般4龄鱼才达0.5公斤左右;10龄鱼的体长为59厘米,体重4公斤;常见个体为0.2-1.0公斤,据记载最大个体可达10.0公斤。虽为杂食性鱼类,但较喜食底栖动物,其主要食物成份为摇蚊幼虫、蜉蝣目和毛翅目幼虫、寡毛类、小螺、蚬、淡水壳菜等软体动物,其次是腐烂的高等植物碎片,偶尔亦有少数浮游动植物。冬季停止摄食,3-4月开始摄食增高,7-8月则大量摄食。   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在长江上游渔业中,经济价值较高。产量不高,但它具有体腔小,肉原质嫩,味鲜美等优点,为人们所喜爱,中型的上等经济鱼类。   近年来长江上游支流筑坝闸,阻隔了岩原鲤迁徙至产卵场的通路;再者高强度捕捞,尤其是大规模的电捕,对其资源的破坏极为严重;加之沿江工厂污水排放造成水质恶化等致危因素影响,而本种鱼类生长速度较为缓慢,群体得不到及时补充,故野生群体正趋于逐年减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