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mrtree在2009-12-30 12:04:53的发言:
没事。
我没去过当地看过,但这类的鱼不会只局限分布在那一个地方。我也认识做厚唇生意的人,根据他们的描述,我认同并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可持续性的。环境未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有控制的捕捞是可行的。白头蜜蜂虾就是一个例子。热带观赏鱼也发展了上百年,IUCN也好CITES也好,其名单里面因观赏目的的捕捞导致濒危的品种寥寥无几,CITES的鱼类名单里主要就是些鲟鱼和海马,鳗鱼也好,都是因食用目的才导致现在这个情况。巴西亚马逊联邦大学鱼类学教授赵宁博士的几篇关于亚马逊的野生热带鱼产业的文章很不错,起码和我在东南亚看到的情况差不多。当然和国内的情况有多少可比性我就不知道了,他也来了中科院,水生所以及国内其他高校交流过。
而两爬的野生采集则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CITES里两爬的名字一大把)。这个我是反对的。其实欧美等主要消费市场的大部分玩家都是支持CB,这可以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两爬展中看到,展出野生个体的展位只是很小部分。只是还是有很小一部分的人会因为稀奇而购买野生个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30 12:05:50编辑过]
我從沒一刀切叫人什麼也不要採不要買, 我一直只叫人不要採及買賣珍稀. 我在63樓也說, 以現時国內的情況看, 原生魚最大的威脅是生境破坏及电毒炸等過度捕撈.
但, 如我所述的台灣的枝牙, 網球蝦等, 由於一定人工繁殖不了, 水族捕撈把牠們弄至越來越少是不爭的事實. 台灣89sky的一些玩家, 由初初對保育呼喻嗤之以鼻, 現在經几年捕撈下來, 以他們自己第一身的觀察, 发現那些原本數量可觀的种, 由開始变少見, 直至現在变成十分少見, 反走出來勸人不要再採.
英国的practicalfishkeeping, 也經常把不購入野生稀有鱼掛在咀边(雖然是有点偽善, 根本是賊喊捉賊). 日本較有規模的"日本淡水魚類愛護会", 在教人養鱼採鱼時, 也明文呼喻各愛好者勿採珍稀, 而何為珍稀? 就是以他們政府定的紅皮書及IUCN等所列的為準.
IUCN及CITES之所以少鱼類, 如我在水生網說, 是由於這類物种的研究嚴重不足. 我舉例說, 也認為你不会反對, 如林氏細鯽, 早就應在IUCN列為極危! 野外的白云山也是. 但不見. 反而IUCN中的一些魚, 如乳突虾虎, 反定為近危, 簡直神經病. 在廣东近岸淺灘, 乳突虾虎是數量龐大的優勢种之一! 這只說明IUCN及CITES等在鱼類方面之資料十分缺乏. 龟類等的資料好得多, 因TRAFFIC, Asian Turtle Conservation Network等机構在不停做事. 才使人有一个龟比鱼更瀕危的錯覺, 當然, 我也認為大部份亞洲龟, 因為食用及觀賞的貿易, 情況都極坏, 但我不認為在亞洲(包括中国)的很多鱼類所面對的危机会比這些龟小.
說開林氏細鯽, 常有人說因為早期(60-70年代)的商業捕撈, 已留了种了, 故可用水族的种"重新引入"...云云. 但我自己養了25年魚了, 就是未見過林氏. 我直接問了在模式標本產地的一觀賞鱼繁殖場, 那大叔說, 啊, 以前70/80年代還有呀, 但後來不好賣, 再無留种了, 他現在繁殖的都是什麼灯之類及白云山. 我也問過发現林氏細鯽那美国老鬼子, 還知不知那兒有林氏細鯽的种, 他回答說他那些德国水族朋友也沒留种了......似乎林氏遠不如白云山幸運.
我不是說商業捕撈毀了林氏, 完全不是那回事, 我只想說在商言商, 作為觀賞魚商而又真心或懂得搞保育的, 真的不会太多吧.
一般的蜜蜂虾/ 虎紋虾/ 水晶虾的成功, 主要是由於那些虾的繁殖週期不複雜, 故才可以人工繁殖为基础作商業買賣, 但如那些种未能人工繁殖, 而野外數量肯定是少的, 任何形式的採集都是不可持續的行為, 絕不該為之. 如那些稀有种已可人工繁殖, 那就買那些人工繁殖的吧, 野外的种羣也不要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30 14:11:2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