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四川鱼类原色图志》公开面世之际

   火.. [复制链接]
15607 1790
两江中国原生Lv.16 两江认证 发表于 2021-6-23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微信图片_20210623181726_副本.jpg


​近日收到一套书《四川鱼类原色图志》。作者之一在扉页上题签上第一句写到”十五年风雨一路走来…”。


微信图片_20210623181526.jpg


写下这段话的是陈玉龙博士现供职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而他还有一个身份,资深的两江会员,正如他所说“15年风雨一路走来”,而今年两江也即将迎来自己的第十八个春秋。

陈玉龙博士在读硕士期间做实验(2005年)
微信图片_20210623182119.jpg


初识玉龙的时候,那时他还没有就读博士,但是他对自然生态的理解,有自己独到的解读和认知,至今两江上还保留着,他就读硕士期间写的一篇关于水坝和鱼类资源的文章,文章言辞犀利,一针见血,虽然也有可供商榷的地方,但其中对国家自然生态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感人肺腑。而这篇2008年发表在两江的文章距今已经过了整整十三年。

白云苍狗,岁月悠悠,十三年过去了,玉龙已经由当初的研究生,转身成为了一名研究人员。

开展野外采样工作(2007年)
微信图片_20210623182332.jpg


这套《四川鱼类原色图志》上下册,是他任副研究员期间与郭延蜀、孙治宇、何兴恒、靳伟四位老师共同合作完成,写书的时间漫长而繁琐,在这个过程中从最开始的时候,陈玉龙博士和我就时有联系,他经常为这套书取得些许进展而兴奋不已,从初稿,到样书排订修删,我很荣幸的通过和他的交流,见证了这套书的成书过程,但我更知道这背后是他和其它几位老师组成的作者团队艰辛付出,在数十年漫长的岁月里,一点一滴的磨砺和积累。


第一版彩色打印校对样书
微信图片_20210623183124.jpg


翻看这套书,细心的读者就会明白其价值和魅力所在。通过作者团队近26年的日积月累,全书共记录了四川境内246种鱼类,包括7个新种,17个新记录,分属9目23科103属,丰富的彩色图片和详尽的数据资料,上、下两册近千页的详实,把分布在四川境内的中国鱼类几乎“一网打尽”。不得不说这是四川鱼类的集中洗礼,一次集体的闪亮登场。


书中附带了四川高原鳅属和四川裂腹鱼亚科鱼类的Cyt b 基因的系统发育NJ树
微信图片_20210623185022.jpg


通过和作者的交流和分析,我十分肯定的是,在未来几十年内,随着科学探索的深入,再有类似的四川境内鱼类图志的出版,也许可能在这套书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修改和添补,但要想全面超越,几乎不可能。这套书会成为鱼类科研工作者和爱好者必备的工具书籍。也会为将来四川鱼类研究乃至中国的鱼类研究,打下了夯实不破的牢固基础。


《华西都市报》关于此书的相关报道
微信图片_20210623182443.jpg


陈玉龙博士非常聪慧执着,对事物的发展很有自己的见解,而且为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直至出成果。这是一名优秀科学研究人员难能可贵的优良素质,其坚持十余年的研究已经有了成果,下一步市场的应用转换,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很期待他能再登高峰。


为本书做野外考察工作
微信图片_20210623183340.jpg


今年也是两江十八岁的生日,在这十八年里,我看到过很多身边的朋友如陈玉龙博士一般由莘莘学子,变成独挡一面的人才、这就是两江最大的骄傲和自豪,也是我人生至此的最大收获,为他们而高兴。

前些日子我在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师弟”博士毕业,转读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后,我题写了王昌龄的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相赠留念。我想在《四川鱼类原色图志》面世获得巨大成功之际,也把此句送给作者团队的老师们,衷心的祝愿他们,再踏征程,在新的旅途中能欣赏更好的风景,拥有更多的收获,携手奋进,青山明月再铸辉煌。


张志钢

2021年6月

微信图片_2021062318283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790

哈哈哈哥Lv.20 发表于 2021-6-2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京东搜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aglevisionLv.64 发表于 2021-6-24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四川成都
强力支持[em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viking8662Lv.45 发表于 2021-6-24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厦门
非常有价值的一套专业书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sp001Lv.56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21-6-26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西九江
搞科研真的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erliLv.2 发表于 2021-6-29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 /东四IDC机房
厉害 把爱好当工作 真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mingrongLv.2 发表于 2021-11-2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陕西咸阳杨凌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你好,我刚才看见您说的张氏䱗和䱗的区别,请问这些是您在哪里看到的?有没有哪些书籍记载,这对我们团队近期开展的科研项目帮助非常大。如果方便的话,麻烦您回复我一下,非常感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iel2022Lv.2 发表于 2022-6-4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wangmingrong 发表于 2021-11-28 15:59
你好,我刚才看见您说的张氏䱗和䱗的区别,请问这些是您在哪里看到的?有没有哪些书籍记载,这 ...

鳃丝,侧线鳞数量,还有侧线陡峭程度,尾鳍是否黑边,可以分出来张氏,贝氏,还有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